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金融脱媒在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应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和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经营理念、体制、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应对策略,促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经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经营理念、体制、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应对策略,促进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受金融脱媒的影响逐渐加深,这让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银行业务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如何把握金融脱媒带来的发展契机,把压力变为改革的动力,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从优化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入手,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完成自身的变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5.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新的金融产品,不仅与商业银行争夺存款市场,而且还争夺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优质客户凭借自己的信用直接绕过银行这个传统的信用媒介,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为便宜的资金,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地位上升,间接融资地位下降,即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这一融资非中介化行为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对金融脱媒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之下,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对于现在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之下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给予一定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且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0.
应展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38(2):34
改革以来,债券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的相对重要性不断上升,成为引致金融脱媒的重要载体。债券市场在中国引发的金融脱媒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是因为企业债市场一度受到“隐性担保”等因素约束,政府及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商业银行均不愿其得到发展。2005年以来,在金融管制日益放松的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意外地成为推动并参与企业债市场的重要主体,进而演变出一个与债券市场相伴生的银—企“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11.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不通过商业银行这一中介机构,直接循环于资金的供需两端.该现象给商业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要业务的模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积极转型.近年来投资银行业务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投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转型的突破口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在肯定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的基础上,开展投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现象的有力武器.最后结合金融脱媒的影响,给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提供可靠建议以及未来投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长远看,金融脱媒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而资产证券化又进一步可使金融机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其金融中介作用,提高资本管理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了金融脱媒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念,进而分析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最后给出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证券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巨变,脱媒趋势日益显现。本文分析国金融脱媒机理,认为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并不意味银行机构的消亡,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中介功能来应对脱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本文对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巨变,脱媒趋势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金融脱媒机理,认为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并不意味银行机构的消亡,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中介功能来应对脱媒。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 “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推断,“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脱媒趋势将加剧,金融脱媒会改变个人尤其是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趋势加剧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压力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金融脱媒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脱媒的本身是金融创新的体现,具有不同于传统金融脱媒的特点。互联网金融脱媒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包括监管制度缺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和利率价格形成机制受到冲击、虚拟信用平台具有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依法规范虚拟信用平台运作以及依法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等措施,通过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使福利全社会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同业业务逐渐兴起,在给金融机构及其客户带来利益和方便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认为没有金融脱媒的大背景,就不可能有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爆炸性发展,因此应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理解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的必然性及其风险点,更好地规范发展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从银行、金融部门两个层次以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度量了1978-2007年中国的金融脱媒,并与美国、日本同期的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将贯穿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2)中国金融部门的资产方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中介化比例先下降,之后回调上升的过程,但回调到什么点是有待检验的问题;(3)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资金、提供资金两方面都的作用都不明显,但考虑到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梯上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未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经济中的盈余资金上可能会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