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共识,支持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个人征信体系的运作到底应该采用“公共模式”还是“私营模式”的争论应该有一个结论,否则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个人征信系统采用不同的模式,会涉及到市场信用交易的规模和金融系统的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在介绍同业征信、联合征信和金融联合征信三种不同的个人征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征信方法对消费者信用工具的支持程度和范围,并对两种模式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根据理论分析的结论,以及出于我国应起到的大国作用,建议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采用私营个人征信局的发展模式。如果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法律条件不够成熟,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也可以先采用公共模式作为过渡,但最终还是要过渡到私营的个人征信局模式。  相似文献   

2.
信用信息共享的国际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信息充分和有效的共享是征信体系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征信体系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无法实现最基本共享的问题相当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必须引起正视并设法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国外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一些共同经验,以期对完善我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所借鉴。征信活动是一个从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到信息传播使用的过程,其本质是为信用市场提供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以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以及信用资源优化配置。从国外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征信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出了遵守规则、开放市场的承诺,同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失衡问题却日益突出.在我国经济进入"十五"计划的重要发展时期,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举国关注的重点之一,追究信用体系的种种问题,人们发现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征信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加快我国征信行业的规范发展,已成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董金华 《生产力研究》2004,(2):57-58,66
本文探讨了政府在加快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政府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中应担负起整合公共信息资源 ,建立健全相应法律规范及行业组织 ,统一信用编码和技术标准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支持环境等重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央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系统"先后建立运行,并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防范社会信用风险、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尽管我国信用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我国征信现状的分析,关注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征信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特征分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艺文  杨成 《经济论坛》2006,(17):33-36
一、国外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1.不同征信体系模式在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上的差异及其特点。综观世界各国征信体系模式,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以商业征信公司为主体形成社会征信体系;二是欧洲模式,以中央银行建立的消费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形成社会征信体系。各国征信体系模式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各国在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主要以美国和欧洲为例,分别阐述这两种模式之间在实现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不同特点。(1)美国模式下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特点。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典型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建设也是百利无害的.个人征信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不可或缺基础.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晚,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在征信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希望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媛媛  宋凯 《时代经贸》2013,(22):112-112,1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也来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晨的瓶颈。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与信用评价机构迫在眉睫。本文结合中小企业群体特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征信与信用评级的难点与重点,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基本思路,并为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相关操作办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1、管理方面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信息办负责人为副组长,共有16个部委及国有商业银行参加成立了国务院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专题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起草征信法规、编制征信行业技术标准以及提出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还在论证之中,《征信管理条例》(草案)还在广泛征求意见,尚未出台,征信行业技术标准也还在讨论中。政府主管部门尚待进一步明确,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还是由国…  相似文献   

10.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中国目前信用缺位的有力手段,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征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使征信体系得到较全面的法律支撑,需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美国和加拿大对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有关法律现状,对完善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个人信息保护提出立法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1.
PROMISE KEEPING IN THE GREAT SOCIETY: A MODEL OF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putation is possible in a small community, but in the Smith-Lippmann-Hayekian Great Society people are mainly strangers. I model credit reporting as a system of formalized and surgically-precise gossip. In the Great Society credit reporting makes possible reputations, which make possible credit relationships. But forming a credit reporting system is no simple matter. Historically it has been local gossip in the small community that has made possible credit reporting "gossip" in the Great Society.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信用缺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科学基金的管理入手,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科技人员行为的政策法规,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今后,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制定科技人员信用规范,建立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指标量化评价的科学性,完善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构建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个人信用征信与保护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征信行业和制度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市场交易安全的保障,其本质要求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共享,而个人信用信息的私密性的特征决定了个人信用征信机制的构建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不可避免。可以说,个人信用隐私权的适度限制与个人征信信息的适当公开,二者的平衡与协调是个人征信体系建立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及使用过程中,都应注重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The supply of and demand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us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Russia. We assess reporting behaviour in the lending process for a sample of Russian companies in the years 1999–2004 and postulate that Russian companies manage their earnings in order to avoid showing losses when applying for bank financing. Once a credit has been granted, companies are predicted to manage earnings because of the bank's monitoring activities. By means of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 are able to attribute the discontinuity around a zero target in the earnings distribution with firms’ response to the banks’ assessment of accounting performance. This implies that financing considerations affect the reporting incentives of Russian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商务和信用信息服务都是当前的新兴领域,电子商务对信用信息服务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又具有充分的现实需求。本文针对我国以政府信用为基石的企业信用体系和新兴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中分别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企业征信数据环境和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日益复杂,银行对企业的放贷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为了获得贷款想方设法隐瞒自己信息,银行为了避免损失,极力加强监管力度。由于商业银行(放款者)与企业(贷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它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风险决策。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危机通常都处于金融危机的核心位置,保持银行业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关键。征信是社会信用关系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伴生的一种信用信息服务,它是金融体系分工的自然结果,它把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贷前调查、贷前审查的相当一部分任务专业化,它是服务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中的一项最普遍、最基本的业务,是防范银行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信用风险的复杂特征,按照比较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可以构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同时,在信息系统和内部风险评级逐步完善、信用衍生工具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引入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进而实现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重点研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探讨中国实际背景下银行业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完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评级体系以及进一步研究信用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溯源及防范机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连不断的集团客户事件警示我们在理论指导下系统研究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本文从集团客户自身经营特点剖析了其信贷风险的系统性特质,并认为与宏观经济、行业系统性风险相比,集团客户系统性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多发性.根据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来源,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论证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实质,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缺陷,提出了系统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集团客户防范机制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信息不对称下,无论在事前或事后,商业银行都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跟踪到企业的信用状况。尤其在我国社会信用体制尚不健全,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往往来自于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在信息不对称下甄别信用风险、寻求合理的风险定价已成为我国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