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果品基地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瑞琪 《经济论坛》2004,(14):150-151
在全面促进农民增收的大形势下,晋州市做出了建设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目的是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做出特色,做大产业,全面提高晋州市果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晋州就是有机、有机就是晋州”这一目标,使“有机”成为晋州的一张生态品牌,一张县域名片,成为宣传晋州的无形商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狠抓农民增收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实现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354.5元,比上年增长6.7%,农业增加值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实现3.9亿元,同比增12%。  相似文献   

3.
农业投资与农民增收一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综观我们的农业投资项目,普遍产出率较低。农业项目为什么没有促进增收?原因当然有政策体制上的诸多障碍,技术操作上更有两个根本性制约因素:第一,农业投资数量少,农业原始积累不够,农民增收缺乏造血机制;第二,农业投资评价系统不完善甚至缺失,导致农业投入入口松,选项盲目、立项草率,项目管理低效。  相似文献   

4.
马博贤 《经济论坛》2011,(9):99-101
文章从沧州市近年来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措施,以促进沧州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程。  相似文献   

5.
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迅 《经济经纬》2003,(4):107-109
当前,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已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调整农产品产量、价格以增收的办法已明显失效。目前,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农民非消费支出,加大农业投资,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寻求农民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财政扶持,使其数量有较大增长,但并没有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专项扶持资金的效率低,企业投资环境欠优,企业竞争力不强。地方政府应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补贴农民和农业更有利于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农业投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新疆为例,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新疆农业投资效益的主要指标,农业财政投入、农户固定资产投入和农业信贷投入作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投资因素,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民投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增加农业投资,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研究》2001,(1):25-25
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农业部门工作力度的“试金石”。去年,在全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大格局,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居西北五省区之首,是何原因?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高万里说:“认真分析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深层次的启示,找到一些带规律性、经验性的东西;这就是:①加强领导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去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办事力度,倡导实施“富民工程”,各市县把实施“富民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搞规划,立项目、筹资金、抓落实。如石嘴山市各级政府投资700多万元,金融部门发放小额贷款1.5亿元,抽调1000余名机关干部分赴乡镇,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项目入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方针,狠抓增收措施的落实,使全市农民人均增收89元,增长3.4%。②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挥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化、园区化、规模化的商品基地,使重点产品的生产由过去的零星分布向跨地区、宽范围的片状,带状布局发展。③西部大开发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去年,各地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各方面建设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发行和小城镇建设等大中型项目相继开工,都给农民提供了劳务输出和发展服务业的机会。④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是确保农民有效增收的关键。减员也是增收。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农民负担执法大检查和农民负担追踪调查,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将全年农民合同内负担控制在3%以下,74%的农民拿到了农民负担监督卡,92%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基于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农民收入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归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可以透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和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机制,表明教育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滞后效应,其中健康投资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增收缓慢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去年福建省农民增收幅度为近7年来最大,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仍不稳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民增收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吉林省提出变“快走”为“快跑”的起始之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继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粮食总产量力争实现510亿斤,增幅达到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增幅达到6%,力争实现8%。上半年,各地围绕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2.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热值,农民对土地投入明显增加,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在粮食丰收的喜悦背后,农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忧虑:粮食销路不畅,市场粮价下跌。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日渐上涨,农民无力承担“投资大、见效慢”的山地开发。两头夹击,农民种粮的实惠下降。如何引导农民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对此,我认为必须引导农民从“投资大、见效慢”的山上走下来,大力调整农田(投资较小、见效快)种植结构,走“农业要大上,不能光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开发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财力增强的重要措施,促进了全市绿色有机食品的梯次开发和总量扩张,对推动全市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汨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坚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以帮助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坚持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线,贯彻了“调准目标,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响品牌,调新机制,调长链条”的工作思路,通过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研究》2006,(2):I0005-I0008,F0003
2005年,房山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根据新的功能定位,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线,在发展中求创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区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重在调整农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农业的发展受到市场的强约束,农民增收因素少而减收因素多。笔者针对农民增收的五大约束,提出摆脱束缚的主要对策是全面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增收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喀什地区为例,采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喀什地区农民收入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多元回归定量分析影响喀什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阴市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来抓,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步伐,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三资”投入农业达20亿元,规模化经营比例达到53.43%,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39元。成为江苏省首批小康达标市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逐步成为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平凉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无论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从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来看,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上。而实践证明,劳务输转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做为国家一项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全球经济的竞争与挑战,因此认清形势、调整政策、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和对农村中介组织的扶持,加快农村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加快调整步伐使全市的现有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