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力( 张力) 与弧垂的计算是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依据《G B50061-97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导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应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作为控制条件。地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可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平均运行张力和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作为控制条件。其中平均运行张力为年平均气温工况的导线或地线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的日常巡查和维护检修是保障电力传输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目前,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工作仍然采用工作人员背带滑车与绝缘绳上塔的方式实现。传统的防坠装置并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人员上塔工作,工作人员在上塔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防坠装置卡住的情况,需要作业人员手动调节后才能继续上塔,增加了作业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与危险性,导致了很多作业人员不愿使用防坠装置上塔。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电力巡检登塔作业时使用的辅助机器人,该装置与作业人员身上系挂的安全绳相连,机器人始终自动运行于作业人员上方,自动控制距离进行安全保护,同时,还具有辅助人员携带作业工器具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超低温三偏心蝶阀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阀门极限工况下,整体及主要零部件进行应力与变形分析,得到等效应力和变形量可视化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阀门整体结构分析结果来看,最大应力相对集中于阀体与蝶板的连接部位,最大变形量集中在阀杆顶端;从蝶阀阀板与阀杆零件分析结果来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局部应力突变现...  相似文献   

4.
孙晓雷  夏强  申政 《科技和产业》2024,24(6):295-30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综合管廊工程(gas-insulated rn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s, GIL管廊)以其安全、可靠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变电站建设。GIL管廊安全施工的前提是保证开挖基坑边坡稳定。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采用ABAQUS模拟上软下硬地层GIL管廊土方开挖边坡地层变形情况,利用地应力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安全系数,验证工程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而分析边坡失稳机理,为边坡地层变形预测、支护方案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ABAQUS可以有效模拟强度折减;加固后边坡的最大位移减小60.5%,地面沉降不再出现,安全系数由原来的0.987提高至1.527,增大54.7%;上软下硬地层边坡开挖时,上部软弱土层形成按地层分布的多个潜在滑移面,下部岩层会以楔形体滑移模式对坡脚形成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圆形基坑因其存在空间拱效应,导致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呈现不同于一般基坑的变形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缆隧道建设中。结合某一采用钻孔咬合桩支护的圆形深基坑工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和周围土体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坑外荷载不对称的条件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呈现不规则的变形分布,向坑内的最大侧移为11.42mm。围护结构的支撑轴力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开挖完成时的轴力最大可达1962k N。周围地表沉降呈现"凹槽形"分布,在空间拱效应作用下的最大地表沉降仅为13.52mm,且发生位置与基坑的距离约为0.8倍开挖深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内电力事业也获得较大进步,并且随着社会对电力资源的要求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降低电网线损保证电网经济运行是国内当前的一大问题。减损节能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采取必要的电力技术措施以外还要做好各种减损节能措施的管理工作。以电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当前电网相匹配的减损节能措施,从而保证电网的经济运行。通过最少的投资来获得最大的减损节能效果,从而取得更大的电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对电网线路的损耗种类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了降低各类电网线路损耗问题的相关措施,具体从电网功率的分布以及电网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对有效降低电网线路损耗,确保电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压水堆核电厂1 100 MW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中压转子二维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机组冷态启动过程高中压转子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启动过程中高中压转子的温度由表面向中心传递。由于受到前期冲转的影响,冷态启动至833.5 min时在中压转子腔室内壁得到启动过程热应力最大值为199.25 MPa。这是由于中压转腔室内壁与转子表面的变形量之差相比于高压转子表面与对应中心的变形量之差更大,使得腔室内壁出现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8.
于开福 《科技和产业》2021,21(5):330-334
为了提升乘车体验以及运输效率,对钢轨一体化的要求逐渐提高.钢轨伸缩调节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解决钢轨一体化中卓有成效,但调节器成为线路的薄弱环节,使铁路病害的发生概率增加,增大了铁路维护工作量.针对港铁车轮与钢轨单向伸缩调节器的接触状况,利用软件建立港铁车轮与60 E1钢轨单向伸缩调节器的三维接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不同轴重、横移量下的接触斑、等效应力等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在港铁车轮与60E1钢轨单向伸缩调节器的接触系统中,不同横移量时,接触斑变化较大,轴重越大接触斑面积越大;最大等效应力值集中分布在接触斑中心以下1~4 mm的钢轨内部,等效塑性应变分布规律与等效应力分布一致;最大等效应力与等效塑性应变随轴重的改变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在对中位置和18 t轴重时拥有最大值,合理地安排轴重将有助于减缓轮轨的磨耗.  相似文献   

9.
肖成 《科技和产业》2024,24(5):233-238
现有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分析模型没有建立地基承载力的边界条件,导致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情况误差较大。因此,在远景施工影响下,以北京市大兴变电站为例设计变电站地基承载力特征分析方法,为综合施工方法提供保障。计算岩土力学特征参数,分析岩土微粒与周边应力的关联,将其分为光滑面与粗糙面,分别计算地基两侧土体力学特性,经多点交叉建立地基承载力边界条件,构建变电站承载力数学模型,计算区域地基承载力上限,匹配综合施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数值的误差约为11.35%,准确性较高;实验组的总费用为73 646万元,施工方法的建设费用较少,远景施工影响下的变电站地基承载力特征分析及综合施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面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未来,以新战略观为指导,在中国日益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情势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列首位的是从"善政"向"善治"的伟大跨越,以适时适应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城市善治融合发展新模式。创新新模式需要构建城市统筹"三生"融合发展新布局,开创城市生产力、消费力、生态力同步发展新局面;需要创新三大主体和谐治理城市新模式,不断打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