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锁超市企业是从事商品经营的企业。商品经营能力应该是核心经营能力,进销差价应该是主要利润来源,但目前本土超市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却是通道费用,由于不重视商品经营,导致连锁企业同质化经营趁势越来越严重,同质化的经营必然导致价格竞争,与大型跨国起市企业相比。本土超市企业无论在资金、品牌和知名度上处于劣势,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商品经营能力是今后本土连锁超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说明超市的定义和中山零售业发展的情况,由于中山消费市场潜力较大,投资环境较好,国外大型超市集团纷纷在中山开设分店,这也给中山本土超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笔者认为,壮大中山本土超市的实力在当今中山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本土连锁超市的壮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商业》2004,(4):31-32
最近浙江省第一家由连锁超市企业自愿组成的民间联合采购组织宣告成立。该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由浙江慈客隆超市、绍兴供销超市和宁波新江厦超市等5家浙江本土连锁超市企业组成。  相似文献   

4.
庄玲  林峰 《商业时代》2007,(31):14-15
随着我国零售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如何构建本土大型超市企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关注焦点。因此本文就我国本土大型超市中具有特色的福州超市行业展开探讨,以福州永辉超市和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对比总结二者在超市行业的发展特色,以期对本土大型超市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黎康乐 《现代商业》2013,(17):21-21
外国资本的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超市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促使本土超市零售企业竞争变的更加剧烈,进入我国的外国资本的超市多数以资本作为发展动力,统一的制度化为标准,以及其他相关配套的服务,这些超市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对于本土超市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然后与外资的竞争中本土和外资各具有优势,本文以日本711便利店和中国的WOWO便利店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连锁超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本土连锁超市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本文介绍了中国本土连锁超市的成功典范和国外连锁超市的经营经营模式,并提出了中国本土连锁超市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机遇。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本土连锁超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底开始,中国本土零售商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步入了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的时代。由于外资没有了任何限制,却依然享受着“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一时之间,外资零售大鳄和本土大型超市对中小超市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为了获取更低的进货价格,超市联合采购成为各区域超市规模化运作新的突破方式,中小超市“合纵连横”,希望借此对抗强势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迅速,对贵阳本土连锁超市带来了竞争和挑战。相对电子商务化程度较高的连锁超市而言,贵阳本土超市电子商务应用还存在很大缺陷。我们将贵阳本土连锁超市超市与市内其他大型超市的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作对比分析,找出本土大型超市在电子商务发展上的差距,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郑州本土超市自有品牌弱化的深层原因,认为主要是因为洋品牌强势推进,和本土超市缺少运作经验和人才,规模小,忽略品牌开发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加强人才开发,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商品差异化,强化商品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开发力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标准超市特许加盟业务模式的产生 标准超市(国外称为Supermaket)于1990年诞生于我国南方,目前本土较知名的超商企业如联华超市、华联超市、苏果超市等,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尽管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随后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标准超市仍是超商企业的主力业态,以联华为例,2008年底标准超市3900家,占网点总数的43%.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跨国超市的进入将本土超市卷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本土超市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形势。本文以4C理论为基础,对本土超级市场分别在顾客需求、成本、便利和沟通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型连锁超市经历了与外资零售集团十多年的激烈竞争后,至今还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随着外资集团在我国的扩张和大规模的采购,这不仅涉及到我国本土流通企业的存亡,更危及到我国制造业乃至中上游产业链的安全。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分析,构建了大型连锁超市本土经营的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在此基础上以韩国E-Mart的国内成功经营为借鉴,提出几点培育和提升我国大型连锁超市本土经营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家乐福和华普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波 《商业研究》2006,(24):27-30
超市选址的规范性、合作商选择的优越性、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成本控制的严格性、价格策略的科学性是外商投资零售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外商零售企业虽然近年来销售额增长较快,但与中国零售业相比,其销售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仍然较低。因此,中国本土超市应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在落后动力的推动下,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使自己迅速壮大,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张泽康 《中国市场》2014,(10):78-79
本文以近五年来的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秦皇岛市本土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秦皇岛市本土连锁超市发展有意义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秦皇岛市本土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探讨连锁超市企业供应链管理(SCM)中的价值网构建问题。研究发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构建和谐价值网是本土连锁超市企业抵御风险、生存、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对其价值增值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将才",在掌舵中百仓储的10年中,他的金边银角布局战略,超市下乡战略使武汉中百仓储超市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武汉市连锁超市企业的龙头,在外资零售大举压境的时候树起了本土零售的一面大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居民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超市市场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相对比较落后。天津自贸区成立后,经济高速发展和大量人口涌入的天津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势必将引起世界各国投资巨头来华、来津投资发展,本土HSC超市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HSC连锁超市要利用本土优势,选择适应本地发展的经营模式,采用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论文通过对HSC连锁超市发展战略的研究,从而使企业清楚地认识现实,把握时代机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土超市连锁企业目前已经推出了一些自有品牌,但其发展存在诸如品名策略单一、商品雷同、重视不够等问题。如何创建和培育自有品牌成为当前超市连锁企业关注的焦点,其战略包括品名决定策略、生产商选择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寒冷的冬三月,在某些本土超市的货架上居然还能看见暑季产品。本土超市,病在何处?  相似文献   

20.
商荣华 《中国市场》2007,(40):40-41
外资超市进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同时也给本土超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本土超市如何面对外来竞争,提出了重点应对策略,以期指导竞争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