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会使货币政策效应减弱,财政政策效应有所增强;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金融创新提高了对商业银行透明度监管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该采用在统一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方式进行构建,即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局)作为集中统一的监管框架,内部构建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的专业化分工的"三合一"的功能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朱晔 《企业经济》2002,(1):143-144
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迅速,在经济区域一体化方面形成了欧洲,美,中南美,亚洲,大洋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格局,在各自的区域经济中,各成员国通过合约形式实行趋向甚至统一的贸易,投资,资本转移等规则,使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区域一体化范围逐渐扩大,洲际之间的联合越来越多,跨地区的国家之间的合作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既有彼此冲突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促进金融创新顺畅地进行,而过度或不足则会导致金融创新的无序和效益低下。因而应该转变金融监管的思路:金融监管必须兼顾安全和效益;必须依法建立明确权限范围;鼓励创新,正确对待创新。  相似文献   

4.
刘荔 《价值工程》2004,23(5):96-97
近几年,金融安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有的学者将其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随着全世界对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后,国家安全的核心主要转向了金融安全.我国目前面临着如银行体系呆坏账教量庞大等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要在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同时注重内、外监管的协调统一,以及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刍议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点。作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一种管制手段,金融监管提出了机遇与挑战。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荔 《价值工程》2004,23(3):96-97
近几年,金融安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有的学者将其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随着全世界对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后,国家安全的核心主要转向了金融安全。我国目前面临着如银行体系呆坏账数量庞大等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要在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同时注重内、外监管的协调统一,以及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邹立言 《中外企业家》2014,(10):119-120
伴随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金融创新产品大量增加,给金融监管提出严峻挑战。我国以往金融监管理念重安全轻效率,分业监管体制落后,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性监管缺失,需要加以调整。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更新我国金融监管理念,推动金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各种金融风险问题也凸显出来,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然后阐述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旨在为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金融业频繁的创新常对金融监管提出新要求,并使金融监管不断进行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波涛  唐鸣 《活力》2006,(7):64-64
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工具从这个市场不断产生出来。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分散金融风险,扩大金融市场的融资规模,缓解通货膨胀,并使市场机制更为灵敏,作用范围更广,作用力更大。但同时也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面临的风险加大,因此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品监管的重要性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而凸显,对金融衍生品监管技术的调整笔者认为重在思路的变革。笔者通过对金融衍生品技术的分析和监管失灵的总结指出虚拟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变更思路方是防微杜渐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3.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相似文献   

14.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讲,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在财政国库集中交付制度实施的过程之中,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金融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金融管理当局正努力消除因金融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通过制度调整扩大金融开放。WTO的加入,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此背景下改革和调整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操作风险管理的治本之道: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但是,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在不否认进行思想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同时,着重强调了制度缺陷是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加强金融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阐述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及5个特征(客观性与必然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全面性、共存性),以及财务风险构成的内容,探讨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地应用到金融领域,金融创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化、电子化、虚拟化、全球化以及衍生化的特征和趋势。由于金融创新本身所具备的收益与风险二重性的特征,这些趋势和特征在促进金融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文中认为可以通过构建电子金融的双层监控机制,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加强金融监管,从而规避金融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出现了分业机构监管向综合性的功能监管转变的趋势。本文阐述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内涵,并对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优缺点,以及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