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跨境资金持续流入的压力,其中也不乏异常资金披着合法外衣流入境内。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入分析我国热钱流入的途径和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和应对,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严防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全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热钱的基本特征(一)高流动性与短期性。热钱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短时间内异常频繁流入和流出。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膨胀——基于VEC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和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流动性过剩是造成资产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通过资产价格上涨,更多的富余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最终可能导致金融泡沫的风险.因此,应利用流动性过剩为企业融资创造便利环境,鼓励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而为了保证企业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需要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以使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从而吸收过剩的流动性,并对资产价格起到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困扰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增长和短期热钱流入使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银行存贷差过大等.这种经济运行逐步积累的潜在流动性危险已经表明我国流动性明显过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率差的不断缩小直至倒挂,吸引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我国境内,不仅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也使我国经济面临着国际"热钱"的冲击;一旦"热钱"发生大规模的撤离,必然引发金融动荡,即便中国经济发展很健康。本文通过阐述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现状、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了应对国际"热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表现在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入;要通过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等对策,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6.
热钱流入的管理:新兴国家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率差的不断缩小直至倒挂,吸引热钱大量流入境内,不仅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而且使我国经济面临着热钱的冲击。从国际上看,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先后遭遇热钱的持续流入,比较典型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表现在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入;要通过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等对策,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国际热钱进入股市、楼市,就很容易抬高资产价格,进而制造经济泡沫,增大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如果热钱集中撤出中国市场的话,就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危机和货币危机,一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在热钱大量流入我国的背景下,如何监管和防范热钱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渠道及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造成的危害提并出了我国应对"热钱"流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国外的一些投机资本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种神“合法”渠道流入我国境内.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国内流动性过剩。满洲里作为最大的陆路口岸.有无“异常资金”流入以及“热钱”流入的可能性和渠道、本文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过剩根源与应对从紧货币政策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装 《银行家》2008,(6):63-66
编者按: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和中国为抑制通胀的连续加息大大刺激了热钱的流入,使中国外汇储备遥遥领先于全球各国,热钱与强制结汇制结合引发了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最终导致宏观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国外的一些投机资本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种种“合法”渠道流入我国境内,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国内流动性过剩。为摸清呼伦贝尔市跨境资金流入情况,进一步分析有无“异常资金”流入以及“热钱”流入的可能性和渠道,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异常情况提出监管建议,我们对2010年呼伦贝尔市外汇资金跨境流入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国内外利差的存在以及我国资产价格近年来的高速上涨,近年来国际投机资本加速涌入我国。大规模的热钱流入使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研究和监管,是我国金融稳定当局和理论界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源进行全球优化配置,进行全球化合作的国家同时获益,收益的递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球流动过剩的问题.我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经济持续强劲增长,货币流动性上升,同时人民币有较高的升值预期,国际热钱涌入,更加大了我国货币的流动性.本文深入研究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关系,这对于认清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的影响,并采取适当对策稳定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一直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伴随"流动性过剩",股票、房地产等各类资产价格出现膨胀。本文认为,不能仅从货币供给总量的角度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给过剩。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和全球M2、M2/GDP的变化趋势并不支持"流动性过剩"的判断,而且持续数年的"流动性过剩"首先带来的是资产价格泡沫,而非一般物价水平的膨胀。为准确把握"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应从货币需求角度加以结构性考察。本文提出,近年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货币供应具有较强内生性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出现变化,微观主体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极大旺盛,出现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并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流动性过剩,已经被所有研究经济的人士和市场人士讨论由来已久.本文所说的流动性过剩都集中在银行体系.长期而言,银行流动性过剩成为主导债券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房地产热和当前的股市狂潮。具体原因是:(1)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2)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3)贸易顺差和货币供给过多导致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4)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转移,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5)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6)外部诚信环境不佳和银行改革提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国内资产价格上涨的双重因素作用,吸引大量境外“热钱”流入我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如果这些境外“热钱”发生逆转将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就“热钱”问题积极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防控信贷风险,一旦热钱流出,预警指标发生变化,要及时防控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武胜利 《西安金融》2007,(10):73-74
以银行资金宽裕、放贷冲动较强为主要特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己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近年境外资本,即大量"热钱"的涌入,是带动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和经济数据全面"低烧"的主要原因。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综合地运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国际协调在内的各项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两个突出现象.本文首先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然后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流动性问题是我国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界更多的是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于流动性过剩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而流动性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界也没有很好的结论。对于过剩的判断属于规范研究,而本文将从流动性本义出发,分析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二、文献回顾李成、姜柳(2006)将商业银行存差作为流动性衡量指标,得出外汇储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存在正相关关系;谢罗奇、龚伟强(2006)用商业银行存款-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投资来衡量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商业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储蓄率较高和大量外汇流入引起的。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2007)认为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接着,他们从银行储备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和银行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朱庆(2006)认为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超额货币供给、存贷差扩大、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以及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不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