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航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27-130
文章将企业之间的合作营销引入到以顾客关系为基础的4Rs营销理论中,阐述了合作营销如何能够促进4Rs营销理论中的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四个要素的实施,进而促进企业建立更好的顾客关系,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利益提供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彭建仿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19-122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顾客是供应链的重要一员,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实施关系营销的企业旨在与顾客构建一种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共生关系,它更强调“互补性”、“协同性”、“增值性”和“共赢性”。连续互惠共生模式是基于关系营销的企业与顾客共生目标模式。是关系营销的关系取向。关系营销中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演进机制有三种,即:规范型共生、特征型共生和过程型共生。在共生融合中,顾客忠诚度不断提高,企业与顾客共同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共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营销模式创新尤为重要。文章借鉴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针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通过建立全新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消费者股东”营销模式,从而拉动更多的顾客成为企业的消费者,形成企业营销的“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4.
旅游企业的营销策略:4P+4C+4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特区经济》2005,(6):191-192
随着著名的营销专家柯特勒(PhillipKotler)在1995年第八版第二章的《营销管理学》里首次增加了关于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讨论,一时间,“关系行销”、“一对一营销”等微行销的名词和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标志着微营销时代的来临。(周庭锐,2000)原来的大众营销、分众营销发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的核心是营销问题,营销模式创新就更加重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些行为对使消费者成为企业的终身顾客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有些只是对消费者短期购买欲望的刺激.可能给消费者增添麻烦.甚至造成消费者与企业的种种矛盾。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怎样与客户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体现消费者的终身价值?借鉴“消费资本化理论”、亲情营销、关系营销、忠诚营销理论.构建“消费者股东”营销模式.使消费者与企业建立起一种自然的亲情关系.拉动更多的顾客成为企业的消费者,形成企业营销的网络效应.使企业能够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势态.对企业来说是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浩 《天津经济》2004,(11):59-62
“一对一营销”是一个新兴的营销模式。从狭义上讲,它是细分市场的极端,是面对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营销方式,只针对高度专门化和个别化市场的处理。自这一模式出现开始,推崇者众多,而不少企业也试图改头换面,趋向于“一对一营销”。  相似文献   

7.
吴柏翰  焦振 《特区经济》2014,(10):233-234
营销理论对广告策划的决定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为广告策划提供了准确的方向、路径、方法和手段。从传统的4p营销理论到如今的4c营销理论,广告策划的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本文首先介绍了从4p到4c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者的关系,然后分析了营销理论对广告策划的影响,并分别引用了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力求对企业的广告策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朱俊 《特区经济》2006,5(5):168-169
因特网、全球化和过度竞争重塑了市场,并改变了企业经营方式。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重构和扩展。本文讨论了营销模式的演变历程,研究了在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新力量的影响和作用而出现的营销新模式,并强调“满足单个顾客的需要”是营销新模式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一、关系营销的主要特点 (一)营销活动的重点由获取新顾客转向对顾客的保持。传统的营销理论重视产品的市场份额,强调以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新的顾客,而在处理与现有顾客的关系上,却缺少必要的、有效的营销方法。一个得到足够满意度的、并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关系的顾客可以从以卜几个方面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营销工作正在以一种全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或服务的方式进行。对“一对一营销”的理论内涵、实施步骤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应该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让顾客满意是所有企业立根的基础和前提。而顾客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顾客忠诚度。其顾客的满意度越好,顾客的回头率才会越高,所以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4p营销策略的四个方面的对消费者对巴拉巴拉品牌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该企业目前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顾客价值、定制化服务及4C营销理论的共同点就是没有立足于企业内部而是从顾客角度出发,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当代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仅靠内部价值链分析及流程再造非但不能赢得竞争优势,反而有可能被市场抛弃.以顾客为出发点,为顾客提供更高的顾客感知价值,从而企业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这些都需要定制化服务.通过定制化服务识别顾客不同时间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往往会增加顾客获得的除去产品或服务价值后的额外价值.在服务定制化过程中,4C营销理论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本文对它从顾客角度进行企业营销,注重顾客、成本、方便与沟通,显著改善定制化服务和增加顾客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已从生产导向转变为营销导向,企业的营销特征十分突出,建立具有营销特征的企业模型是当前企业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通过对科斯的企业理论的现实性评价,以及交易成本与营销特征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营销导向企业的顾客感知价值解构模型,得到以顾客为中心、营销导向企业的产生条件是企业的营销制度结构,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4.
何尔锦 《中国经贸》2009,(22):67-68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其营销策略的制定将成为竞争中制胜前提。因此要突破传统的4Ps理论,从企业自身出发,基于消费者利益,探索4Cs理论在企业服务营销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使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韩庆林 《特区经济》2007,(12):227-229
我国烟草企业经过新一轮的整合之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烟草企业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建立切实可行的营销模式。本文首先从虚拟营销基本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虚拟营销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优势,进而提出了虚拟营销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虚拟营销对我国烟草行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读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是对传统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变革与突破。传统市场营销与关系营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传统营销是以上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教授的4PS理论为基础的,即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方面的组合来开展营销活动。而关系营销则是以4CS理论为其基础与前提的。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cost),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营销理论的阐述和分析以及实施策略的初步探讨,提出了员工是企业的内部顾客,企业只有将员工满意的内部营销与顾客满意的外部营销相结合,才能加强企业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提高顾客满意度,保证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卓越企业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关键就在于它的营销思想与时代潮流合拍,与市场走向契合。通观当今中外众多杰出企业的营销行为,分析、比较其营销思想,其中蕴涵的若干理念带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营销新理念主要包括: “顾客满意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顾客构成市场,市场浮沉企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争取顾客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的重点从传统的‘商品价值’逐渐转向了‘顾客价值’,伴随着这一变化的是营销模式的转变。企业用以计算价值的单位已不再是商品,而是客户关系。关系营销也由此而生。此文作者详细阐述了关系营销的概念,并认为关系营销的核心是顾客忠诚,进而表述了关系营销与忠诚度是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怡 《南方经济》2001,(1):66-69
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企业的营销理念、营销方式、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发生相应的变革与创新。企业只有树立不断追求顾客价值的营销理念;强化与中间商、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及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真诚合作;在消费者个性化4C需求上建立相应的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营销策略;并将传统与现代营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整合营销的综合效果,企业的营销管理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