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夏天,Microsoft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Google,一夜之间置身诉讼与新闻的风口浪尖。他在这本及时推出的作品中回答了公众的疑问:“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见“后记”)在这本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书里,李开复阐发了自己的成功哲学:成功是多元化的;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的“成功同心圆”将“诚信”这价值观置于核心位置,辅之以积极主动、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和胸怀六种当代社会必备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健品之父”,“中国中药之王”,“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人们往往惊叹于这个已年逾古稀的青春宝“掌门”身上的不凡光环和荣耀,却常常漠视了其背后种种鲜为人知的辛酸和烦恼……  相似文献   

3.
大师李开复     
业界称:李开复懂技术,懂管理,了解中国市场,并在中国政府与大学中间有着广泛的资源。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只有李开复一人具有着让中国的年轻精英们追随的魅力,李开复在中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是微软所忌惮的,也是谷歌中国研究院的希望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李开复激起的涟漪没有缩小的迹象。这个前跨国公司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在各种场合充当嘉宾,教育后生;他写博客,内容是家庭与人生,尤其喜欢介绍他的女儿。截至目前,其微博名列新浪微博排行榜第二名。而这,这正是明星CEO的光环所在。  相似文献   

5.
邹尧 《商界名家》2006,(8):60-62
李开复的职业品牌借用Google的新平台越来越强大,而Google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从李开复身上获得的社会效益外,公司在中国运营不仅成效不大,反而是“一地鸡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高麟 《商业文化》2006,(7):59-60
有一天当我们发现,日系的“大品牌”是这样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在一个个“全球车”的光环下,我们能做的是不是就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备忘:人物     
《中国对外贸易》2005,(10):14-14
曾庆红:首度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出警告;金人庆:荣膺“亚洲最佳财长”;张亚勤:微软全球副总裁“空降”中国;张广生:正式卸任浦发行董事长一职;李开复:美法官批准其为Google工作。  相似文献   

8.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催生了中国的股市。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交所和上交所自诞生之日起就头顶着为国有企业解困的光环。在此光环的“威慑”下,民营资本和个人资本通往股市之路则走得缓慢。1993年,福耀玻璃(SH 600660)作为首家个人控股的上市公司亮相股市,东方集团(SH 600811)和万向钱  相似文献   

9.
对于离开一事,李开复自己有着明确的说法:"这是遵从心的选择。"李开复离职水到渠成李开复究竟为什么离开谷歌?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把这个问题理清楚,李开复和谷歌中国的过去纠结以及未来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杨阳  段静  林丰蕾  李薇 《中国市场》2009,(42):32-33
<正>李开复离职创办的风险投资平台网站"创新工场"9月7日低调上线测试。李开复"成功"地离职了。这个中国风云"科学家"在9月4日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一片赞誉之词中华丽地转身。  相似文献   

11.
最近,恒源祥刘瑞旗董事长,邀请了五位中科院院士,一起议论“中国制造”问题。当我们沉浸在“中国制造”的美丽光环中陶醉在这份快乐时刻,刘瑞旗却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中国制造”不能为中国经济带来高增长;不能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的快速提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他以“自主品牌”的崭新理念,为中国工商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现将刘瑞旗在这方面的论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一些被国家质检机构及相关部门评价与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了社会公共危机。2008年,戴着“中国名牌产品”光环的三鹿奶粉就“出事”了。然而,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产品质量事故,更上升为社会公共危机层面。可以说,三鹿奶粉不但为“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抹了黑,更重重地打了“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与认定部门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13.
敦厚酣实的身材,黑白相间的络腮胡子,头型不再像铁拐李般另类,却变得与鲁智深神似。眼前的艾未未,头顶有太多的光环——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领军人物,在海外举办第一次观念艺术展的中国人,《北京人在纽约》的副导演,中国第一套前卫艺术刊物的主编,“中国艺术文件库”艺术总监,2008北京奥运会“鸟巢”(国家体育馆)的中国顾问……最近,又入选了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位列第71,在华人艺术家中排名最高。  相似文献   

14.
崇尚开放和自由的办公环境,Google正在尽力移植到中国“面挑战跳舞机的,酒会结束之后可以来二楼找我。”Google中国公司总裁李开复举着香槟,对台下的员工说。九月,Google中国公司从位于清华科技园的临时办公室搬到旁边  相似文献   

15.
张娅 《商务周刊》2009,(23):58-59
这可以看作一个象征。从今年9月份开始,Google在中国转而实行和全球一致的管理层架构,由两位高管来分管运营和研发。随着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离职,原来负责Google大中华区销售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刘允接替其负责在大中华区的商务及运营,杨文洛则接替了李开复在中国的工程与研发方面的职责。Google以后将不再设大中华区总裁的职位。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04,(2):46-49
与所有高速发展的产业一样,经历过一段火箭般的上升期后,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产业结构面临变革,很多商家面临淘汰。这其中,既有中国网络游戏天生就有的缺陷!也有“榜样力量无穷大”造就的光环效应.  相似文献   

17.
黄良阳 《大经贸》2008,(1):32-33
如同勤勉的蜜蜂采酿一巢一巢的花蜜,铭万创始人张冀光也收获一筐一篓的“瓜果”,多次成功创业的经历,让他获得了一连串的光环:“2003年十大新锐人物”、“2005年度新经济人物”、“2006年中国IT十大财经人物。”在业内,他被西半球称为中国互联网营销教父,而他却谦称自己只是“中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的呐喊者。不遗余力为普及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打拼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王瑶 《中国市场》2010,(5):22-23
李开复的新公司每天都迎来无数访客,有应聘者,有推销点子的,最夸张的是来过一位推销UFO捕捉技术的。新公司不会像Google一样为大厨预留职位,自称“美食家”的李开复如今经常跟员工一起吃快餐。他自己也开始养成新的习惯:机票订经济舱,去美国出差住70美元一晚的快捷酒店。接受专访时,李开复说:“创新工场不是一个教室,我们不是每天扮演教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熊川 《连锁与特许》2005,(10):47-47
法庭作出了有利于李开复和Google的判决,李开复可以立即开始其在Google中国的工作.9月14日,《财经时报》从Google公司获得介绍此案的详细资料,其中涉及到大量鲜为人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李光斗 《糖烟酒周刊》2004,(35):B007-B009
蒙牛品牌的成功是21世纪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典范。蒙牛成功的价值不但在于它创造了“七项冠军”、“成长奇迹”、“百万富翁团队”等令人眩目的光环。更在于它表明我们中国的企业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这在目前中国整体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态势下,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