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迄今为止,相关的经验文献尚未对"污染天堂假说"达成一致看法.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外国公司与本国公司的古诺双寡头模型,分析东道国加强环境规制可以刺激FDI的可能性及其务件.我们认为,当东道国环境税率的上升使本国公司的成本上升至少2倍于外国公司时,外国公司仍可选择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一、市场准入 作为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第一道屏障,市场准入监管是指东道国对允许哪些外资银行进入本国金融市场作出筛选,以保证合适的外国银行进入市场.对本国金融发展策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投资仲裁涉税案件日渐增多,国际投资领域中的税收问题凸显。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引入各种模式的税收条款,旨在平衡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税收利益。然而,不同模式的税收条款对东道国税收主权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之策应为:结合本国实际,相应地引入专门的税收条款,并选择宽泛的"税收"定义,以降低本国税收管理行为的被诉风险,保留必要的施政空间。  相似文献   

4.
受控外国公司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帅 《涉外税务》2007,226(4):57-60
很多国家针对利用受控外国公司规避股东所在国税收的情况,对受控外国公司进行了立法,以防止本国居民股东逃避税收。具体办法:只要受控外国公司当期发生了利润,不管这一利润是否分配给股东,股东所在国都可以对本国股东的应得利润进行征税。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我国也有必要制定这方面的法律,防止我国居民控制的外国公司利用避税港逃避我国税收。  相似文献   

5.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财政研究》2020,(5):103-116,F0003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打击国内居民企业通过在避税地设立的受控外国公司(Controlled Foreign Corpora-tion,CFC)进行避税的行为,很多国家都借鉴美国立法制定了本国的受控外国公司立法(以下简称CFC立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税务机关援引CFC立法的相关规定对本国居民纳税人予以征税时,却常常被纳税人抗辩,认为该征税违反了双边税  相似文献   

7.
针对东道国投资环境与外资进入关系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认为东道国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本文则尝试使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剖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产生的客观要求。第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塑造我国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增进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政治与经济交往的需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使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基本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于1997年制定了《金融服务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在本国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本国所有金融业务要对外国资本开放;实施国民待遇,外国公司也享有与国内公民同等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向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外国资本公布一切有关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并不  相似文献   

9.
刘晓光  杨连星 《金融研究》2016,438(12):17-31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双边政治关系能否对东道国制度环境起到一定的优化补充效应?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间的交互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构建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等指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相反,双边政治冲突则表现出一定的恶化效应;第二,不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对东道国制度差异均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效应,降低了东道国制度距离的阻碍,增强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合法性;第三,进一步,友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效;第四,在较差的东道国制度中,双边政治关系的优化互补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一方面要增强与投资东道国的互联互通,注重与制度环境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政治交流,同时要积极构筑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保障企业对外投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而言,必须辩证地看待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这种投资可以对东道国加大资本形成、扩大就业、增加出口以及提高技术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可能产生使东道国国际收支恶化,市场结构趋于不合理和削弱东道国主权的消极作用。所以,东道国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政策趋利避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资,纷纷采取形式不同的投资鼓励措施。但这些措施究竟效果如何,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国际投资区位选择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东道国的引力因素,也有本国的推力因素,更有银行自身素质和能力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明确商业银行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额、我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额、东道国人均GDP及其增长率、东道国金融开放度等。  相似文献   

12.
左少君 《财政监督》2011,(30):61-65
国际投资的所得在几个层次上要征税。一般来说,东道国政府对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取得的所得要征收公司税,不管资本的所有权属于谁。许多国家对外国来源所得征收母国个人所得税。在某些情况下,母国政府也要征收公司附加税,而各国还对从国外汇回的所得征收预提税。这种重叠的税收管辖权使得某些外国来源所得既要缴纳母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2014,(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并持有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以及公司治理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大背景下,探讨外资持股后的董事会治理如何影响公司绩效将对我们研究外资持股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正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谭家才 《中国外资》2013,(20):20-21
泰国被称作“微笑的国度”,一直以来都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泰国投资设厂,产品生产后再返销本国或国外。由于泰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社会环境及历届政府对商业发展的重视,使其成为亚洲重要的引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环境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推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其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亦然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跨界环境管理"的概念,研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可能进行的各种环境实践活动及促成它们的各种因素,为理解它们对东道国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刘潜 《会计师》2014,(5):3-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并持有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以及公司治理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大背景下,探讨外资持股后的董事会治理如何影响公司绩效将对我们研究外资持股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正负面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及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需要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更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澳大利亚保险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憨  吴军 《上海保险》2006,(1):63-63,60
澳大利亚保险市场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成熟的保险市场。和英美保险市场相比,澳洲保险市场和中国市场有更多的相似性。从保险业发展的历史看,澳大利亚保险市场经历了从外国资本大举入侵、本国保险业由盛而衰,沉寂近百年无所作为,再到外国保险公司撒出、民族保险业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这与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类似,在外国保险公司获得无限制的市场准入后,如何制订竞争规划、调整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形式为媒介的资金在国际上自由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投资、证券交易以及证券市场结构等超越国界,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从一国的角度看,证券市场国际化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本国发行证券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外国及国际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国外投资者对本国证券的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即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法律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正>《ICSID公约》具有规定符合仲裁条件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定义,但实际上当ICSID仲裁庭审理外国投资者的国籍时面临了三种挑战,包括外国控制、公司股东具有双重国籍与揭开公司面纱的问题。而由于《ICSID公约》并未有对这三种情形进行明文定义,近来外国投资者利用了这三种手段创造所谓的"挑选条约"行为,并从双边协定中挑选提供更优惠的东道国,而在此国建立投资公司为了获得投资利益。因此了解ICSID如何判断该三种情形,将会理解挑选条约的行为是否能获得ICSID仲裁庭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