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宪容 《英才》2006,(11):22-22
对于国内目前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但是,人民币升值真的能够缓解中国经济过热吗?经济过热真的仅是外部冲击(如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结果吗?如果人民币大幅或加速升值,真的会达到中国经济紧缩结果而让国内经济平稳过渡吗?如果不能,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研究》2006,(10):4-5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在近日召开的“2006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估计到2020年.还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率。”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  相似文献   

3.
《新疆审计》2006,(1):56-56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2006年中国GDP增长约为8.6%,税收收入增长17.5%,宏观税负约为22.3%,税收弹性约为1.65。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相对潜力讲,当然还有空间。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能否将潜力发挥出来,不会发生大的波折?或者,从更长时期看,能否避免有人讲的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只是一段“插曲”?关键不在消费、劳动力、能源等纯经济因素,而在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了超乎寻常的高速度增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经济过热现象。随着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性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趋近平稳。中国经济软着陆已逐步完成。"今年二三季度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四季度的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两位数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并不是好事。他说,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正常的增长应该是在7%至9%,高于9%会出现通胀甚至经济过热,低于7%则  相似文献   

6.
《企业世界》2005,(5):47-47
联合国发布最新调查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长率可望达到4.25%。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低于去年的5%,但去年是3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报告认为,美国和中国仍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和拉丁美洲经济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宣布: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这个增速目标虽然被许多人猜中,但李克强认为,实现这个增长目标还是必须要付出艰辛努力。因为“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汉川地震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性损失,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迅速启动的灾后重建会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目前应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力,妥善安排好重建规模与进程,防止投资规模过度扩张引发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言论     
《企业研究》2006,(5):5
如果有人问,目前支撑中国经济相当比重的加工业、制造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者是谁?肯定会有人说.是私营老板.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型企业.而没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民工的功劳。今天,当再一次的“民工荒“在浙江宁波、丽水、衢州抢滩登陆时,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一直沿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了7.6%的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在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GDP增长速度由1992年的经济过热连续第八年回落,现在是在合理区间的连续下降,是“软着陆”后的继续走软。但在去年下半年GDP的季度增长率呈现上升势头(四季度达到最高值9%)…  相似文献   

11.
在看过年初各种有关全球经济走势的预测后,英国《泰晤士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全球经济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似乎都要取决于中国的发展。”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预测显示,2004年在国家对经济过热进行了宏观调控后,中国GDP的增长率依然将达到9.2%。作为世界工厂以及外国直接投资最高的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一块”梦想之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市场竞争者的行列。 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  相似文献   

12.
金灵 《中外管理》2004,(1):100-100
经济学家樊纲再次表示.支持自己“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观点。他认为,经济过热苗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看生产资料价格是否上涨.是否出现短缺(如果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管制的话)。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2004,(1):4-5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经济过热。局部行业、局部地区虽然存在着某些过热的现象。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在目前条件下。我国仍然应该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8,(7):40-40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略微下滑至9.8%。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但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相对潜力讲,当然还有空间。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能否将潜力发挥出来,不会发生大的波折?或者,从更长时期看,能否避免有人讲的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只是一段“插曲”?关键不在消费、劳动力、能源等纯经济因素,而在制度。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经济统计》2009,(2):40-40
从财政部获悉,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全国财政2008年全年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1316.9亿元,同比增长19.5%。据介绍,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滑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长快,企业效益比较好,同时受汇算清缴2007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税收政策调整翘尾增收等特殊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政府主管经济的部门谈经济过热的比较多,而企业界对经济过热的说法似乎并不“感冒”。那么,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呢?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  相似文献   

18.
田耘 《中外管理》2005,(3):16-17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调控中的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9.5%的GDP增长。那么2005年呢7对于投资者、经营者而言,是好年景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企业寿命据说原来是10年,后来有人说是5年,再到最近官方确切的数据统计出是2.9年,在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一片大好的形势中,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会如此短命?  相似文献   

20.
易宪容 《数据》2010,(9):16-17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欧美当务之急是重建与调整其经济体系,让经济逐渐恢复增长活力,而中国的情况是如何不让其资产价格泡沫吹大,不让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