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浩 《中国科技财富》2008,(10):165-165
近年来,国家连续局部调整电力价格,执行以多种电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电价改革,增加电力投资,避免电力行业亏损。这些问题削弱了电价的作用,损害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效益。因此,现行电价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合理的电价机制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价格》2002,(12):13-15
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电价是这种特殊商品价值的体现。价格机制是电力市场机制的核心,电力体制改革与电价改革有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力体制改革是电价改革的前提,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中,电价牵动着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改革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是电力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我省电力工业“网厂分开,竞价上网”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电力工业正在加速体制改革的进程,电价改革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价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虹 《财贸经济》2005,(3):84-87
本文首先对中国现行电价体系、电价结构和电价水平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电价管理不规范、销售电价结构和水平不合理以及输配电价过低等现行电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方面,对电价制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价改革的关键: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电力的垄断地位 ,严重制约着电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阻碍着电价行为的规范 ,影响着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成为电价改革的一大难点。要实现电力价格形成市场化、价格行为规范化 ,必须深化改革 ,打破电力垄断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一、垄断使电价居高不下 ,既不反映价值规律 ,又不反映供求关系 ,既侵害用户利益 ,又浪费社会资源。只有打破电力垄断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才能促进电价市场竞争机制的合理形成。长期以来 ,我国电力工业实行发电、输电、配售电“集中…  相似文献   

5.
章志坚 《价格月刊》2007,(12):33-34
我国虽对销售电价进行了多年改革,但现行销售电价仍存在分类过于繁杂、结构不合理、分级电价未能全面实施、科学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等弊端。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合理供用电,国家实行电煤价格联动机制,逐步推行避峰电价等制度,完善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给以小水(火)电和趸购为主的地方电力价格带来了新的矛盾。地方电力必须适应国家推进电价改革的形势,积极疏导电价矛盾,加强地方电价管理。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电价改革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在稳步推进电力体制及电力市场改革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分环节的(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电价体系和相应的电价形成机制。同时,建立规范、透明和高效的电价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光伏上网电价的政策发展变化,通过对上网电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投资成本、区域差别、补贴程度及税收政策等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光伏上网电价应建立动态变化机制,应该随着市场投资成本和区域的不同而变化,税收政策应相应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为提高补助效率,降低政府短期补贴资金负担,补贴电价在运行周期内应该进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价改革,是电力产业一切改革措施能否实现的关键和前提.然而在中国现阶段,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电力市场,电力价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有合理的价格结构和水平,扰乱了电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电力供应的紧张形势,对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实地考查表明,通过对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采取单一电量电价模式、两部制电价模式、租赁制电价模式三种模式可能形成的优势及不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河南抽水蓄能电站所应采取的合理电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电价交叉补贴的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电价交叉补贴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有关精神,从服务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既是我国的“管理年”,又是“反垄断年”。在日渐强烈的反垄断呼声中,对电价的垄断问题的反映可谓名列前茅,被国家列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电力的垄断地位,严重制约着电力市场价格机制和形成,阻碍着电价行为的规范,影响着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电价改革的一大难点。要实现电力价格形成市场化、价格行为规范化,价格管理法制化的电价改革目标,必须深化改革,打破电力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因此,研究垄断对电价市场形成机制的制约性,分析电价改革的必然性,探讨电价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对于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建立电力有限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电力事业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是核电项目能否获得投资的核心要素,对整个核电行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为了促进核电高质量发展,电价机制既要满足外部要求,又要反映核电自身的诉求。本文回顾了我国核电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示了电价机制与发展阶段的关联,分析了核电标杆电价机制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论述了标杆电价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因素变化,重点结合影响核电成本和效益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完善电价机制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从1957年-1995年底已建成小水电站125座,装机共3.274KW。小水电上网电价也由1985年的0.04元/kw.h调整到1995年的0.291元/kw.h。应该说,江苏省小水电上网电价,其绝对数值在10年内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仍未完全执行《电力法》中提出的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划税率的电价制度原则来计算确定,同网同质同价的规定更是难以执行,抑制了水电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的电价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电价结构不合理,而且也不能有效覆盖变化了的(厂、网分开)的电力行业。针对这些问题,该文认为我国应该在吸收国内外电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我国电价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以国家垄断为主的电力行业需要通过自身体制的改革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电价改革作为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改革成败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电价形成机制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为如何完善落实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两部制电价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电价制度,它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提高负荷率,使用户负担合理和保证电力企业的收入。本文从两部制电价实施的必要性出发,结合电价改革的新形势,分析现行两部制电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两部制电价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燃煤发电企业面临电煤价格波动、电量竞争、电价下调等内外部压力,合理的燃煤发电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燃煤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节,并保障其合理收益。首先,本文基于平均成本和搁浅成本视角,构建燃煤发电的成本模型;其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提出燃煤发电的电价机制下上下浮动范围计算方法,及两部制电价机制下单位电量电价和容量补偿测算方法;最后,基于四川省实际数据进行燃煤发电的多类成本及电价试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成本核算方法及电价机制能够在合理测算燃煤发电实际成本的基础上,测算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及两部制电价的容量补偿水平,从而为现阶段燃煤发电上网价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价规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的、具有成本加成特点的规制定价模式。然而,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的电价规制机制仍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急需进一步改革。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电价规制机制存在问题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电价规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评析了居民阶梯电价结构的国际实践经验。首先,从公平分配方面探讨了阶梯电价的分档结构,以及统一式阶梯电价的局限性;继而,从节能减排、削峰填谷、峰谷比价和计量结算多方面,比对分析了各国阶梯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的配合方式;最后,讨论了居民生活用电的两部制电价及其基本电费的计费形式。在财政补贴政策、居民承受力和销售电价的现实约束下,提出了我国居民阶梯电价结构的构建建议,以期更好地反映电力资源价值,引导居民节约和合理用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