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粮液“醉酒造车”,首先是要为其数十亿的资金寻找出路,寻找新的增长点。受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产能放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问题”,五粮液“醉酒造车”顺当地搭上了政策便车。但这个局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2.
再读仰融     
蔡恩泽 《新财经》2009,(8):44-46
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波导折翼     
曾经有过辉煌的波导手机做大后开始多元化,在造车失败后又把目光转向太阳能,但所有这些尝试几乎无一成功。  相似文献   

4.
丁红军 《宁波经济》2004,(11):20-21
汽车产业的高速度、高利润增长,引得一些“外行”企业眼红,投巨资杀入汽车制造业。手机大佬波导觊觎“汽车快餐”,于去年10月正式携手南汽踏上造车之路,经过5个月的“家庭生活”,终于在今年3月“产下”了第一款轿车,取名新雅途。正当波导、南汽两者的“爱情结晶”在汽车市场上销售渐有起色之时,波导和南汽却中止了“婚姻”。至此,波导“手机造车”的“佳话”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5.
5月24日,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称"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己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华为表示,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而在上个月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华为出尽了风头,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为整车厂家站台,为某电动品牌车鸣锣开道.这让舆情对华为产生误解,以为华为在造车.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闻,五粮液盼望多年的造车牌照终于拿到手,可以圆多年来的造车梦了。我对五粮液这次“酒后驾车”不看好,不仅这一次,我一向不看好五粮液的多元化,从要做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不了了之,到入主华西证券却在股权过户前被叫停,或是投资亿元进军日化市场,还有用100亿元打进IT行业,以及投资上亿元欲成为西南的服装老大。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而是我觉得五粮液的多元化一直不得要领,而且多次多元化尝试后其水平仍没有长进,钱花了,教训一点没买来。这一次五粮液多元化的“自驾游”,其前途同样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
近日听闻,五粮液盼望多年的造车牌照终于拿到手,可以圆多年来的造车梦了。我对五粮液这次“酒后驾车”不看好,不仅这一次,我一向不看好五粮液的多元化,从要做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不了了之,到入主华西证券却在股权过户前被叫停,或是投资亿元进军日化市场,还有用100亿元打进IT行业,以及投资上亿元欲成为西南的服装老大。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而是我觉得五粮液的多元化一直不得要领,而且多次多元化尝试后其水平仍没有长进,钱花了,教训一点没买来。这一次五粮液多元化的“自驾游”,其前途同样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8.
他本来是中国的电池大王,但就在他的事业最辉煌之际,他却突然掉转船头,驶入被大多数人视为深渊的汽车领域。如果说单干创业对于王传福来讲是一次冒险,那么,决定造车无疑是他历险途中最疯狂的举动。  相似文献   

9.
继宁波奥克斯汽车公司在2005年正式退出汽车制造业之后,又一家民企汽车公司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也步其后尘,退出汽车制造业。在前赴后继的民营企业造车道路中,巨大的风险已开始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斯柯达进入中国已有七年,旗下Octavia全新明锐口碑出众,已经陪伴超过70万的车主不断前行。传承着斯柯达百年造车精华及大众汽车集团的领先科技实力,承载着无数车主与家庭的梦想,Octavia全新明锐不断革新升级,始终前行不止。"前行"对Octavia全新明锐来说,不止是造车之本,更是  相似文献   

11.
王滕宁  王中豫 《山东经济》2004,20(6):51-52,64
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规模经营和自主开发能力、雄厚的资金投入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缺乏理性的“造车热”具有很强的急功近利的色彩,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沪港经济》2008,(8):69-69
在欧洲,奥迪A6、宝马5系、奔驰E级以及沃尔沃S80这4款车,在行政级豪华车市场针锋相对、竞争激烈。在中国,由于市场的特殊性,它们的角色更多是用于商务,所以被称为豪华商务车,它们构成了最受用户推崇、最具市场代表性的欧系豪华商务车阵营。  相似文献   

13.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0,(38):14-14
雅戈尔先建房,又造车 上市公司雅戈尔再次“不务正业”。9月17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3亿元,以18.06元/股的价格认购北汽福田非公开发行的股票1400万股,占北汽福田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总股本的133%。  相似文献   

14.
一周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10,(38):14-14
雅戈尔先建房,又造车 上市公司雅戈尔再次“不务正业”。9月17日,雅戈尔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3亿元,以18.06元/股的价格认购北汽福田非公开发行的股票1400万股,占北汽福田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总股本的133%。  相似文献   

15.
就在华晨汽车高层辟谣被收购的时候,仰融却在美国抛出一个令国内汽车业汗颜的造车计划。与此同时,国内的市场也向世界抛出了一个诱人的“蛋糕”,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1200万台。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引领世界汽车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6.
与沃尔沃相比,吉利不过是一家历史刚20年、造车才13年,以生产低端汽车为主的企业,而沃尔沃却是一家有着80多年的历史,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品牌价值接近百亿美元,全球雇员达19000多人的跨国汽车公司。而吉利却能成功收购沃尔沃,其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正>威马汽车算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的造车新势力,曾经和蔚来、小鹏、理想一起被网友并称为“新势力四小龙”。而且获得百度、腾讯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投资的威马汽车很早之前就已拿下了造车资质,并从一开始就积极布局自己的生产基地,在当时看来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8.
近期,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在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一大批科技巨头也正在争相进入。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仅4 月份以来,就有包括小米、滴滴、创维等多家公司宣布造车,而阿里、百度、华为等公司与传统车企或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打造智能汽车新品牌的消息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9.
司万方 《新财经》2003,(12):58-60
沸沸扬扬的波导造车运动也许还是雾里看花,但对这个以“手机里的战斗机”为口号的企业来说,航线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与福特“为大众造车”的理念同出一辙,尹同耀也认为:“不能被贫穷人接受的企业永远不能成为世界级企业”。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认同才让奇瑞矢志要为老百姓造“中国最便宜的家庭轿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