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坚 《特区经济》2002,(11):6-6
<正>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我们认为,理论创新既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又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要保持长久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理论创新是必然之路。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殷琪 《中国经贸》2015,(6):33-33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围绕劳动价值论科学内涵和创新劳动,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科学内涵,剩余价值分配和剩余价值规律,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和实现条件,对再生产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围绕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理论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卞亚琴 《理论观察》2007,(2):170-17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哲学的任务和功能不仅仅去解释世界,而更主要是要去改造世界,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不断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理论,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逻辑关系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变世界”是实践指导下的对像性…  相似文献   

5.
杜立芳 《黑河学刊》2013,(10):57-58,67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列宁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上能够进行理论的伟大创新在于:顺应世界时代发展大势;立足于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各种错误思潮的不妥协斗争;秉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着深厚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等。这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总量投资理论;第二阶段的新古典(neoclassi-cal)投资理论;第三阶段的q-理论(q-theory);第四阶段的不可逆性投资理论。文章针对4个阶段的理论发展,依据各理论之间的理论渊源和联系,试图从投资决定、投资调整和投资调控3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主要有 :一是创新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思想路线 ,二是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总体设想 ,三是创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四是创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五是创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理论 ,六是发展国际形势理论 ,七是发展党建学说  相似文献   

8.
正新常态不是自然会来的,原因就是创新驱动和投资驱动是截然不同的体系。新常态需要一个新的结构,传统经济学理论说要发展第三产业,如果在理论上有突破,就不是三次划分理论,而是六次划分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就不仅是发展第三产业,而是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第六产业。经济学理论有没有突破,这中间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浙江的发展道路,也是浙江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强省,就是要全面加强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备方面的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浙江率先发展和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包含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关联创新的有无,第二层次涉及创新的大小。第一层次的创新包括经验驱动性理论创新、理论整合性理论创新以及提出新概念或描述新事件/现象三种类型。第二层次的创新包括范式内创新和范式间创新两种类型。对于范式内创新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的自变量数量越多,外延就越小,相应地贡献也越小;在理论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前提下,理论的边际贡献就取决于该变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范式间创新有两个亚型,其中第一个亚型是理论的结果变量相同(似)但基本假定不同,这样的理论可以时序优先性和理论内涵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第二个亚型的特点是结果变量和基本假定均不同,这样的理论原则上不可比。作为一个变通,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结果变量的“重要性”来推断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其主要指标是“基础性”。评估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参照系是专业文献,而非个体的直觉或见解。“众所周知”体现了评价主体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文本较大的潜在理论贡献,但它本身并不是理论评价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