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农民增收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了解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结合定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区域角度和时间角度对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特征及形成的原因。[结果]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整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江西省和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平,高于河南省和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比重随时间的延长发展改变,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逐年下降,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高于山西省和江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湖北省和江西省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变化幅度不大。[结论]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构成的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为发展和提高中部地区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沼气消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1998~2005年间分省(区、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均沼气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村薪柴资源状况、农村商品能源的价格和农户能源消费观念等因素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当地秸秆资源状况、产生沼气的生物质资源数量、当地平均气温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事关欠发送地区农村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就地转移空间不足、转移能力不强、转移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则可以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机理在于: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劳动利的"素质能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来拓展农村旁动力的就地转移空间;通过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源存量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通过克服制度阻力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教育能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能动性,提高农民的变革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我国将教育分成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大类。义务教育亦称基础教育,指小学和初中阶段;非义务教育包括高中、中等、高等及职业教育等。我国的一些学者就基础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果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使得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提高1%,那么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可提高2%;如果文盲比重降低1%,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泰州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据统计,2002年全市输出劳务59.6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0%;外出劳务人员一年带回现金收入34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值达到840元:农民从外出务工中得到的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60元,增长13.89%。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省农村小康现状按照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的全国农村小康水平标准计算,我省到2001年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只工作研究有54.6%(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16项农村小康指标中,我省已经达标的只有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两件;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有基尼系数、电视机普及率、文化服务支出比重、用电户比重四项;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衣着消费支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安全卫生水普及率、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等六项实现程度在50%以下。指标指标名称权重小康值实际值实现程度分值分类(100%)收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因而农业劳动力剩余程度及转移途径是不同的,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全国分成三类地区。 发达地区,以1983年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0%以上,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上,人均工农业净产值在300元以上为标准。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山东、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选择了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而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财政支农支出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正相关,其中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影响最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影响比较明显,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较弱;而农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负相关,且影响比较微弱。文章还对上述实证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