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设计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国内典型的18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重点评价了武汉市的城市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当前扬州市城市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对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构建基于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地方现实条件之上的由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构成的地方多元化自主创新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剖析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建立了一套便于多城市间横向比较研究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创新水平进行了研究,并依据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这些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刘爽 《商展经济》2023,(15):19-22
本文运用我国四座第二批国家中心城市2011—2020年间的数据,从城市创新能力推动系统、城市创新产出转换系统和城市创新能力保障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对我国第二批国家中心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座城市在十年间的综合创新能力水平上整体发展较为平缓:成都和武汉相对领先,西安存在下降趋势,郑州呈逐渐上升趋势。最后,通过分析趋势背后的原因,结合城市自身特点与实证结果提出了创新路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创新体系理论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提取,对辽宁省各城市的创新能力水平开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创新能力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各城市的综合水平差距显著,部分中等规模城市潜力优势突出,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格局影响下的创新资源配置及城市环境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评价粤港澳大湾区AI发展水平,本文在参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AI发展特点,从城市、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四个维度构建了AI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评估分析,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AI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加强区域协同、推进重点载体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开源系统、注重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水平,并使企业找出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有重点的加以改善.具体应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已经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分别构建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年~2018年共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分别对河南省的17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指标权重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的综合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区域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省级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和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在倾向于反映城市的“五个中心”特征的同时,选取城市生产能力、集散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本文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灰色关联投影评价模型,该模型能综合反映整个评价指标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某个因素单方向的偏差.另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评价结果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集对分析来确定各参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何爱  吕拉昌 《商业时代》2015,(2):143-145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的基本特征。本文基于知识产出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北京各地区、各行业、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分析表明:各地区中海淀区的城市创新能力最高;城市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四个行业;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是主要的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划分为科研投入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企业间技术协调合作能力和市场创新思维接纳能力五项指标,基于2021年全国30个地区的企业创新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城市高新技术型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评价。通过研究发现,模型的建立和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可以较为准确分析出当下市场中各个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可以帮助各地区企业在规划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议帮助,促使高新技术型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概括为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区域科技产出能力、区域科技转化能力等方面,分析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构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公共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结合陕西1989-2004年来的相关数据,评价了陕西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为公共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瑜婷  梅强 《商业研究》2006,(7):163-165
城市创新系统是连接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桥梁,对于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创新能力的评审是城市创新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遵循城市创新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综合性的原则,构建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审模型对某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许慧 《中国市场》2011,(48):102-104
本文基于城市创新能力,根据城市创新相关的理论,选取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城市群体创新能力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提升不同城市群体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城市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城市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定位。贵阳市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该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借鉴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综合考虑贵阳市的现状、贵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可比性和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衔接等四个方面因素,设计出贵阳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石家庄市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该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今后应重点加强创新基础投入及平台建设、科技投入及产品创新两个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环 《商业科技》2008,(34):275-27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增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涉及城市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核心与基础则是创新能力,动态化的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与最终结果。本文讨论了创新网络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城市创新网络,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增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涉及城市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核心与基础则是创新能力,动态化的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与最终结果。本文讨论了创新网络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城市创新网络,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