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木 《上海企业家》2007,(1):5-7,13
2006年,上海企业家是足以自豪的。这一年,上海首次跨入GDP“万亿俱乐部”,GDP变“大”中有你一份贡献;上海万元GDP能耗继续下降,GDP变“绿”时有你一份辛劳;上海经济总量中现代服务业继续增长,GDP变“轻”里有你一份骄傲。  相似文献   

2.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g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外”,为什么这些原先制约上海人创业、诞生企业家群落的“缺点”,却在陈天桥、江南春、梁建章、季琦这些新上海企业家身上,变成了创下大业的“优势”?是企业家的定义变了还是上海人的内在气质变了?四五家企业、七八个新企业家,也许还不足以推翻“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但假如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恰好代表了中国商业与全球契合的新方向,那就值得我们认真解读这几个样本了。  相似文献   

3.
读者     
更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19期新上海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暂时打破了近20多年“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中国企业家》率先对这一所谓理论上的“假命题”进行反驳和论证,在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我们更想了解的不是企业家本身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我们更想从更大的背景中去寻找:是什么力量、哪些因素成就了新上海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现正处在从资源、资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历史转折关头。 2006年上半年,两条曲线开始在反向、背离中延伸:一条曲线描绘了上海经济保持了10%以上增幅的向上走势,一条曲线记录了单位GDP能耗以4.4%递减的向下轨迹。这一上一下,不仅显示了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正走上”高增长、低消耗”的发展之路,而且表明上海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2007年伊始,台州民企W公司的金总兴奋地打来电话:“柏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2006年销售额已经突破5亿元!这里面也有你们咨询公司的一份功劳。”放下电话我粗粗一算,这已是连续三年业绩年增长超过18%了。更可喜的是,继2005年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后,2006年11月W公司又获得  相似文献   

6.
对于缓缓拉开帷幕的2004年,企业家的预测显得保守和谨慎。《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一份针对800多位企业家的题为“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趋势预测”的调查显示,有3/4以上接受调查的企业家认为,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9%之间,对照2003年中国9.1%的GDP增长速度,企业家的预测虽然乐观但稍显谨慎。  相似文献   

7.
和风 《上海质量》2007,(3):68-71
“品质视窗”开栏语 今天,“品质视窗”与您见面了!“品质视窗”栏目,主要关注上海城市质量的名片——品牌,尤其是与上海发展有渊源关系的品牌。设立这个栏目,也许与我们上海人割不舍的情结有关,因为上海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国产名牌诞生集中的地方;更与我们上海人越来越强的使命感有关,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上海人均GDP逾7000美元,大大超越了国际营销界“人均GDP4000美元以上产生本土世界顶级品牌”的指数,做大做强品牌的时机已经来临。首次推出的文章,是近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6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上海“外滩18号”。这是一张上海城市建筑的“老名片”,又是上海的“新地标”。接下来,我们将连续刊登有关上海品牌的故事和文章。  相似文献   

8.
卓越绩效模式被誉为“组织成功路线图”。我们感到,科技型民营企业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遵循的,正是这样一条成功轨迹。从领导到战略,从创新到人才,从过程管理到质量文化,从资源配置到社会责任……最后落实在良性发展的经营结果上。我们期望,上海普利特继续循着这条路走下去,去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9.
媒体关注     
《经营者》2007,(6):14-14
<正>2006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是7.36%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高速运行,10.7%的增长率扣除过度投资转换形成的GDP后,实际增长率是7.36%。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在强大的工业经济、开放结构、政策治驱动、投资驱动下形成的,距离“好的增长”——经济增长与消费增长同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同步、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改善同步四个标准存在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前3季度的经济增速.上海是全国倒数第二.增速为8.3%。上海曾经连续16年做到了“两个确保”:确保两位数增长,确保比全国平均速度高2个百分点。但2006年以来,“两个确保”一个都保不住了。上海的情况有些尴尬,企业家就地趴下.按兵不动。尽管有关领导一再呼吁希望上海的企业家和官员们鼓足于劲、斗志昂扬,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企业家做人的成功;而企业家做人要成功,关键是做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因为成功,只青睐“有好习惯的人”。我们的企业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做事先做人”。可是在企业现实日常经营活动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作到了“先做人”呢?据国外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中,有40%的小老板,在创业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60%中,约有八成  相似文献   

12.
一、工业领域节能总体形势 上半年,我区能源消费量继续增长,是全国四个节能目标预警等级一级省区之一。“十二五”以来,我区万元GDP能耗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1年、2012年万元GDP能耗分别增长6.96%和6.47%。2013年1-4月我区万元GDP能耗同比增长16.60%,意味着全区要完成“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0%的目标任务,继续面临沉重压力和巨大挑战,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3.
施秀玲  黄媛媛 《上海企业家》2006,(6):F0003-F0003
2006年10月25日,天清云淡,上海企联与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以“个性,和谐,成功”为主题的女企业家活动于当天下午在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本部举行。  相似文献   

14.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6,(10):105-106
在如今全球化大潮席卷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境下,“转型”、“变革”越来越成为企业家们口中的时髦字眼。然而,变革一个公司涉及的困难和复杂性与修理飞速行驶的火车相类似。很多企业正是由于变革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有些企业甚至因而一败涂地。 如果你有修理飞速行驶的火车的勇气,那么你有修理它的办法吗?你如何一边继续开展原来的业务运营,一边进行公司变革?如何将这场变革引向成功,而不是半途“脱轨”,或车毁人亡? 斯坦福大学的贝那姆&#183;塔布理兹教授从12个行业的50多家公司中概括出最佳标杆公司的变革步骤,并就此总结出了让你能成功完成这种惊险的“修理”任务的八大处方。  相似文献   

15.
“新的目标,不一定在你原来所走的路上。”2006年,这位在短短二十多年里为海尔赢得中国最成功的全球化公司桂冠的企业家沉浸在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里。他说,海尔现在已经进入了“高原”市场……但我们要攀登到八千多米的珠峰顶上,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上到这个高度的中国企业,他们目前可能感觉还是蛮顺畅的,但是现在的我们,呼吸是困难的……为什么呢?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俄罗斯经济继续稳步发展,GDP增长6.4%,增幅虽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年初预测的5.9%,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2006年,俄罗斯政府将继续为实现2010年GDP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而努力,预期2006年GDP增长6.1%.  相似文献   

17.
<正>2006年,销售增长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主旋律。其中,尤以上海通用的增长令人为之振奋。根据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销售统计数据,2006年1-6月份,上海通用实现汽车销售20190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49%。有专家分析,继2005年上海通用实现乘用车总销量全国第一的成绩后,2006年上海通用有望继续成为市场销售冠军。在接受《东方企业文化》电话采访时,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表示,“多品牌全系列”的产品战略,以及在全国推行的“区域限价”措施是上海通用取得销售佳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衡东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县GDP完成49.85亿元,同比增长12.4%;财政收入完成2.0234亿元,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同口径增长36.15%。2006年,是我县建县四十周年的喜庆之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主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主体是民营,主导是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保持全县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一、坚持以工业化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着力推进“三化"进程一是以培植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壮…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个企业之所以成功,首先是企业家做人的成功;而企业家做人要成功,关键是做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因为成功,只青睐“有好习惯的人”。 那么,什么是一个企业家的“做人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20.
引言从年度增长率周期来测量,始于2000年的本轮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了7年时间,这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2006年GDP增长10.7%,达到本轮经济周期扩张的最高水平。耐人寻味的是,近3年的高速增长是在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取得的。2007年1季度,GDP增长11.1%,创造了近10年来的同期最高增速,再次出乎人们的普遍预料,显示增长势头依然十分强劲。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上升,3月份当月突破“警戒线”,达到3.3%,通货膨胀压力显现。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是否会再次出现“过热”?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再创本轮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