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研发活动作为企业创新的最直接体现,将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或者生产成本的下降。针对一个存在两个下游制造企业和多个上游供应商的双层市场结构,从研发的质量维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收益分配机制,对上下游企业实施纵向研发合作前后的产量和利润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产量比例和利润比例两种研发成本分担机制,对纵向研发合作后的净利润水平、合作规模、研发成本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一次研发合作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符合现实经济活动的结论。关键词:纵向研发合作;收益分配方式;成本分担机制;博弈论;质量维度  相似文献   

2.
影响企业选择外部资源实施研发创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溢出、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技术吸收能力、技术的生命周期4个维度,对高科技企业关于外部资源研发以及内部独立研发两种研发渠道的选择展开分析。对于溢出程度较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构成威胁、吸收能力较高的技术,企业倾向于采用外部研发机制;反之,企业倾向于采用内部研发机制。外部研发适用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但是各阶段企业外部研发的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水平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对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分布的Hotelling模型,以探讨我国低端下游企业进行跨国垂直并购的时机选择和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垂直并购国外高端上游企业能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定位的双重效能。海外市场需求环境对低端下游企业拓展战略起关键性作用。在正常需求条件下,与直接出口及先并购国内上游企业再出口两种模式相比,跨国垂直并购并非最优选择。在遭受负向需求冲击时,国外上游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以及国外下游竞争对手品牌价值的下降给跨国垂直并购带来了契机,此时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上游产业进行跨国垂直并购成为国内低端下游企业的最优选择。如果并购能实现足够大的品牌价值效应,还会改善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建立价格博弈模型,对上游两家企业和下游一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链产品转移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转移产品的价格上下游企业均不能确定、由上游企业制定和由下游企业制定三种定价方式下,产业链各企业的利益分配,分析并提出了由科技领先或优化管理流程而引起的生产成本降低是上游企业在不同竞争条件下获取更大利润的前提,得出上游两家企业谁的生产成本低谁获利大的结论。同时也得出了无论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谁在产业链中具有价格决定权,谁将获取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技术创新效率分为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两阶段,采用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检验,引入技术密度作为门槛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及中下游地区的环境规制与科技研发效率呈倒“U”型关系,上游地区环境规制与科技研发效率呈“U”型关系;②黄河流域及中下游地区环境规制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显著,上游地区的成果转化率随着环境规制水平提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③黄河流域和下游地区的环境规制与科技研发效率存在技术密度双重门槛效应,其中,中游地区通过单一门槛检验,上游地区未通过门槛检验,而黄河流域和上游地区的环境规制与成果转化效率存在技术密度单一门槛效应,其中,中下游地区未通过门槛检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2016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从微观层面系统分析了研发创新和非研发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处于不同成长周期阶段的企业在该影响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研发创新和非研发创新均对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内部研发创新的影响最大;非研发创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来自不同行业、处于不同成长周期阶段的企业而言,研发创新和非研发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同一创新路径对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处于不同成长周期阶段的企业的创新绩效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梅  茅宁 《经济管理》2005,(18):19-26
基于期权博弈的战略投资一般通过两阶段(战略研发投资阶段和商业化阶段)进行。企业战略投资的最佳时机选择本质上是对投资期权的灵活性价值与竞争战略占先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的战略选择根据研发是竞争还是合作,研发投资的利益为竞争企业独占还是共享,以及商业化竞争是战略替代还是战略互补而有所不同。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以及学习效应等都对企业的投资时机及投资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洁 《财经研究》2011,(5):101-111
文章依据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背景和原则,构建了供应链上游资源垄断者和下游两生产企业之间竞争及竞合的两个博弈定价模型。研究表明,供应链上游资源垄断者主要依据下游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确定其资源定价,影响下游议价能力的根本因素是其产量而非谈判技巧,竞合策略下价格谈判的先行者将获得更大的产量和利润优势。算例仿真结果则显示,与竞争策略相比,合作谈判策略能有效提高供应链下游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降低上游垄断者的资源定价能力,有效缩减整体谈判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上游垄断影响企业产品质量选择的作用渠道,并澄清了其阻碍产品质量升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克服了以"价格法"衡量产品质量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上游垄断对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取决于垄断的成因以及下游的竞争程度:由政府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明显不利于产品质量升级;由企业自身的高效率所导致的垄断对下游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与下游竞争程度有关,下游竞争程度越高,则其正面作用越小。随着下游行业竞争的放开,其负面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4.
中间投入品作为物化型技术溢出,是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出发,以历年外资准入政策为事实依据,结合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与上游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指标,并探讨了其对下游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绿色技术溢出导致的有偏技术进步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途径,且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提高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技术行业和低生产率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的绿色技术溢出对内部治污能力弱和外部减排成本低的下游企业作用更大。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外资引进策略,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加强上游中间品生产商绿色技术与下游行业低碳生产之间的衔接与互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5.
吴蕊蕊  刘诚 《财经科学》2012,(10):64-72
通过构造企业之间产量和研发两阶段博弈模型,我们分析了社会网络在企业研发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会通过企业网络在网络内部形成一定的共享,使得社会网络对企业研发产生两种作用:一方面,会造成搭便车现象,弱化企业研发的可能和水平;另一方面,使得企业所实际享受的有效研发大于自己的研发水平。进一步地,本文通过使用2007-2009年中小板企业面板数据,识别了董事长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来量化企业社会网络,利用tobit、logit和ols等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的有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6.
在铁矿石寡头市场供应情况下,钢企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又受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博弈的影响。文章以博弈论为工具,建立了一个上游矿企寡头供应商和下游纵向一体化钢企的两阶段动态竞争博弈。第一阶段,下游钢企进行Cournot博弈,在无差异生产条件下,钢企一体化程度影响到各自边际成本和产量。第二阶段,在无产量约束或有Bertrand博弈均衡产量为约束条件下,上游寡头矿企之间进行Bertrand寡头博弈,以分析铁矿价格对钢企的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最后得出:上游矿企寡头供应商竞争状况决定作为中间产品的铁矿的价格,而铁矿原料的价格又影响到下游钢企一体化程度的趋势变化。从而在今后市场竞争中,为我国钢企获取原料资源以及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游市场垄断、下游市场竞争”的非对称竞争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产业链整体效率和创新水平的提升。随着竞争政策的深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助于规制地方政策制定行为,降低行业进入壁垒、维护市场主体平等,将深刻改变非对称竞争格局。本文基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对上下游制度性壁垒产生的差异化影响,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非对称竞争格局改变对企业研发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通过削弱上游制度性优势来改善非对称竞争格局,并促使上游企业增加相对创新产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既规制了制度性行业壁垒带来的“隐性补贴”,削弱了上游企业的市场势力和纵向加价能力;同时也削减了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和信贷倾斜等“显性补贴”,增加企业成本并减弱了企业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市场压力和成本压力共同促使上游企业转向创新发展。本文为竞争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提供了纵向视角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将科技创新活动分为研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对传统DEA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两阶段链式DEA模型,对我国36个工业行业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工业行业各个阶段创新效率和两阶段链的综合效率排名。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工业行业存在投入冗余,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高,但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效率较低;与其他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投入相对较少,特别是研发人员的比例较低;并将36个行业按照效率分为四大类,各类别的行业可以针对自己的低效率阶段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谭静  张伟 《产经评论》2022,(4):19-34
依托产业链实现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有对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竞争,而产业链垂直关系下的市场结构对企业从生产到商业化变现的创新过程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企业专利数据库,实证研究上游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垄断型市场结构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净促进作用,包括增加生产技术创新即专利申请,及商业化变现阶段创新即新产品产值。(2)从正负两方面解释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是负向来看,上游垄断通过提高下游企业中间品投入成本、增强融资约束,制约下游企业创新。二是正向来看,倒逼机制推动下游企业创新,具体包括强化优胜劣汰机制,倒逼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生存能力;强化企业创新利润机制,增强企业创新激励。(3)异质性分析发现,上游技术垄断增强下游企业技术创新,而上游行政垄断则显著抑制下游企业技术创新。由此得到打破上游行政垄断,用市场化手段解决上游技术垄断;对下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下游企业融资约束解困等三方面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