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变化巨大、贫富差距逐渐加剧,网络迅速发展、信息传递飞速,就业及生存压力加大,这些都导致90后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于以前的学生,也使很多90后大学生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针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研究其心理成因,进而建立高校的心理教育机制,是高校的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思想和观念,影响大学生多方面需要的满足。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针对大学生需要心理出现的新变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为其树立正确的需要导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及正常社会功能的危害,并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特点、人格特质、心理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从改善网络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自我教育等四方面入手,提出了预防和戒除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有效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所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这既与大学生自身对环境不适应等方面的原因有关,也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关。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建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才能很好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恶性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层面、家庭环境等发生变化,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减弱,导致越来越多的悲剧发生。本文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教育的迫切性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根本动因出发,初步阐释了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社会交往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增强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心理沟通,并形成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良好。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方面差异显著,在性别、专业、城镇方面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良好。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方面差异显著,在性别、专业、城镇方面无显著差异。当代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成正相关。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不会影响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出现的心理误区。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提出消除这些心理误区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误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如盲目从众,虚荣攀比;清高自负,求高求全;缺乏主见,消极依赖;自卑萎缩,耐挫力差;眼高手低,求闲怕苦。应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对策。其一,社会应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其二,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其三,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等,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读者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学出发,探讨了大学生读者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读者心理,研究了影响大学生读者心理的图书馆内外物质环境及人文环境,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之间应注意的体态语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的心理沟通问题,认为尊重读者是影响读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大学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御机制,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些学校由于管理缺位、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和社会环境复杂等原因,发生校园伤害事故。为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家庭要积极配合,密切沟通;学生要自我调节,因势利导;政府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贫困生的人格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本文列举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普遍表现,并分析了形成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应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强化心理咨询,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并发挥好家庭、社会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除诸多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对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诸方面引发的心理疾患大量增多的严峻形势,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情绪对身心健康和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改变相同情绪体验的行为方向,引出不同的结果。学生工作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内在原因是生理心理方面的无知性盲目性、思维方式简单僵化等;外因则包括了工作对象的压力、社会环境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等。为此,应该加强学习,使生理心理问题由盲目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提高自我调节与自我转化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的学校文化、建立民主、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和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影响,一些90后大学新生入学后对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等难以适应,心理难以和谐。对此,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家长要多与教师和孩子沟通;全社会要进行感恩教育,共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要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传授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具有开放性、超前性、易变性、同一性、选择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对高校育人具有特殊作用.应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定正确的校园文化政策,建立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教师队伍,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体育活动,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积极经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达到“心理扶贫”的目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