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产业作为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我国已经确定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战略产业,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文章基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的背景,就构建我国生物产业专利池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从政府、产业协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姜长云 《乡镇经济》2009,25(10):125-126
2002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生物经济”的讨论非常热烈。主要集中在“生物经济”概念的界定,“生物经济形态”与其它经济形态的递进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实现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等方面。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刘奇、李荣杰、孙自铎主编的《21世纪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一书,系统的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经济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是对这个领域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一些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以分析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意义为主要依据,从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要求、方法、注意事项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效率,为我国农业平稳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专家预言,生物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支柱产业。生物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是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谁占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就将在下一轮发展中把握先机。目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酝酿着重大突破,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促成生物产业成为信息产业并驾齐驱的产业群落。  相似文献   

5.
区域主导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区域主导产业的状况反映和决定了区域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当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协调一致、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时,整个区域经济也迅速发展;当区域主导产业停滞时,整个区域经济将随之停滞。区域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问题一、区域主导产业缺位。区域主导产业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地未形成主导产业或原有的主导产业已过…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日前召开会议研究“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问题。会议强调,要抓住机遇,面向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何垒 《浙江经济》2006,(15):44-45
继信息产业之后,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浙江在“十五”时期就把生物产业确立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经过数年来的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发展已打下良好基础。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将生物技术产业确立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浙江生物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关联度看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应从宏观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控。正确的选择主导产业,并鼓励其发展。本文就是对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的选择条件进行研究,探讨哪些产业适合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并检验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否符合其条件。一、问题提出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刚刚完成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发展生物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议我国应紧紧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力争通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为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在战略性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具备开发核心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生物技术产品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现代生物企业。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工业、生物环保、生物质能、生物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医药以及生物安全等九个重点领域。重点开发生物医药、转基因生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质能、中医药等30大类,150多个主导产品,形成新兴的生物产业群,使生物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部分区域的支柱产业。本期围绕“生物产业”这一主题,从我国生物产业的现状、问题、现行政策、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组织专题,同时对一些生物科技企业进行宣传,为推动我国的生物产业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袁林  冯健 《特区经济》2012,(4):169-171
进行主导产业优选是建立良好地域经济结构的前期基础。论文在借鉴国内外主导产业选择的经验基础上,把鄱阳湖区域分成了四类主题功能分区,并结合各类区域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与潜力,差异化地选择了适应于不同类型区域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扶持对策,以此形成布局有序、协调良好的地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为制造、医疗、生物、金融等多个产业赋能,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攻关是相关产业技术开发的高效率路径。在分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国内外案例和经验基础上,立足苏州本地实际,分析苏州科技政策、科技立项以及科技成果中联合攻关的现实要求和支撑作用。基于国内外经验和苏州发展现实,梳理苏州人工智能关键企业,提出依托龙头企业、强化应用牵引、突破关键技术、探索应用场景的苏州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法分析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国际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内外循环中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影响力逐渐扩大,并逐渐向全球生产网络中心迁移。对于内循环,国内科技服务业生产网络变化不大,其前后向联系部门呈分散化,科技服务部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3.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3,(11):91-94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14.
刘雪妮 《科技和产业》2022,22(4):123-128
科技服务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构建成熟的科技服务业体制与机制,是科技服务业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创新活动有效展开、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常州市近10年的科技服务业投入产出要素为依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分析研究常州市科技服务业近10年的创新效率情况,并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比常州市科技服务业在苏南五市及江苏省平均发展中的水平定位。  相似文献   

15.
先进制造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高端、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效、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然而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离先进制造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要以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附加值、科技含量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区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薄文广 《南方经济》2010,28(6):51-62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07年25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结果发现:自从199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集中度最高,变化率最低,高技术产业集中度居中,变化率其次,其余类型产业集中度最低,变化率最高。影响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地理集中的因素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内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条件(地理位置、外国直接投资)的共同作用促使高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中的相对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中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内陆地区中相对发达地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更具有吸引力,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则集中在内陆地区中的落后区域。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paper calculates 35 industrial sectors’ similarity matrices for the period of 1997-2008 using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 for 1997,2002 and 2007,and uses these to measur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to analyze the spillover effects on industrial sectors’ labor productivity.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each industry.The elasticity of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is not only larger than that of direct R&D input,but also increases over time.We group the industries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 and find that th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within the categories is,on average,great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four categories,indicating that technology spillover occurs more easily between similar industries.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n China has begun to increase,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is effect.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在分析科技服务业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链和科技支撑要素综合维度研究了科技服务业细分业态之间的互动机理;从社会分工、价值链升级、产业融合三个维度研究了科技服务业和重点产业间的耦合机理;从政府行为、金融环境、行业技术进步、基础建设、公众意识等方面研究了宏观外部环境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机理。可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河北省产业体系特点的分析入手,明确了京津的产业技术优势和河北的产业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现代技术领域、传统产业技术领域、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现代服务技术领域中河北与京津合作的科技重点;同时提出了构建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为依托的环首都科技合作带、以沿海经济隆起带为支撑的环渤海科技合作带、以山前平原为骨干的冀中南科技合作带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