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林森 《魅力中国》2011,(4):220-2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怀美娜 《魅力中国》2010,(33):216-2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开发。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全面而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任务、方针和政策,作为一名文教工作者,为此深感鼓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责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中国的城市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单位,如何科学、合理地预测设定2035年的GDP目标,对于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部分代表性省会城市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多种方法预测、设定城市2035年GDP和人均GDP水平,从而为中国的城市预测设定2035年的GDP和人均GDP水平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设文化大省,是浙江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共浙江省委在世纪之交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要求紧紧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发展科技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义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为浙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9.
闫岗 《理论观察》2001,(2):74-7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肩负着提高人们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育“四有”人才的任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着力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对文化建设任务的科学定位。对文化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一、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文化。服从大目标,着眼于“二次创业”和实现“兴边富民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结合黑河市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大力发展黑河市的地域文化。一、发展地域文化是历史文化延续的需要黑河文明由来已久。古城援挥被誉为历史名城,16至19世纪这里成为中俄两个伟…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球视野下,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探讨新世纪之初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思路.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以文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将成为世界发展的新的重要现象.文化产业也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调整结构、增加就业、涵养税源、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其中包括精神文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文化理论.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依然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创新毛泽东文化思想,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等。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深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的艰辛探索,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实践,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了高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面临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发展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农村,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的发展表现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各级政府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绝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小康"是儒家传统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同志赋予其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内涵后,党的十三大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吹响了中华民族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及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历史渊源和现实土壤、在中外文化的交融与整合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实践及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特点,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四有”公民为建设目标。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造社会坚实的精神基础,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番禺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服务经济为目标,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番禺市1994年初被国家统计局评选为“中国明星县(市)”名列第13名,同年在全国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