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祝贺今天获奖的集体和个人,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样一个题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朱勇 《辽宁经济》2011,(11):24-27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辽宁在区位、发展环境、产业基础、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探讨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对引领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科技革命正孕育着新的产业变革。世界各国为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新一轮资本运作的机会。与传统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可持续性、动态性等特征,这就对融资渠道的选择与创新应用提  相似文献   

4.
在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德清县深化工业强县、推进"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障.德清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是以招商选资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深化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推动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重型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闻     
《上海国资》1999,(收录汇总):9-10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会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求,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方向,当前备受经济界、科技界的重视和关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新一轮产业浪潮。假如我们按照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强化自主创新,培育“创新链”,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将成功实现产业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也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几年来,威海高新区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自主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注重规划引导,强化配套跟进,优化发展环境,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已初具规模,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也开始破题,在打造新兴产业基地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凌捷  苏睿 《改革与战略》2010,26(6):152-155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0.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5):153-155,159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  相似文献   

11.
<正>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使新材料发展不断追求更高的使役性能,并朝着绿色化、个性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材料先行”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带动着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国家为新材料创新发展谋定了顶层规划和长期战略部署。宁波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全国领先、是全国7个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新材料产学研用齐聚,先天优势凸显,为新材料科创高地的打造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杨萍 《改革与战略》2014,(12):125-127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谭石泉 《中国西部》2012,(13):102-105
中国未来20年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无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技术产业,体现了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引领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成都,正全力推进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构筑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倾力打造新的实体经济增长极点。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极具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广西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优势和条件,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选准突破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必须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加快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之举,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主要依赖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梳理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科技政策发挥的促进作用,针对存在的弱项不足,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出支持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科技政策制定、调整、实施提供借鉴参考,助力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平阳县要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准服务,实现要素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块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平阳产业发展面临双重任务,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路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要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新材料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的引领作用。宁波市作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多年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已经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2013年宁波市决心打造一个高端资源密集的创新大平台,将宁波建成国际新材料产业创新先导城市。5月22日至23日在宁波举行的"2014中国高校材料院长论坛暨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选择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天舒  张天维 《特区经济》2010,(10):220-22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阶段递进再造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科学判断和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方向至关重要,将决定区域未来的产业层次和在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既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更要明确具体产业链的体系和构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中,要注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政府规划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有机结合,自主培育和有效吸引国际国内资源相结合。要致力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加快新兴产业的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1,(10):35-35
当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业态和高端部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对于作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重要载体的国家高新区而言,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科技型服务业,已成为产业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