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形成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欧盟、美国、日本等发布的政策法规,再结合近年农产品出口一直占全国约l,5份额的山东省碰到的难题看,今年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贸易壁垒波及范围相当广泛,从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性农产品,到花生、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制品,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出口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每年出口达5000多亿人民币。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超级大国,除了得益于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外,还与美国政府多年来为促进出口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分不开。为了使美国农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庞大农产品信息网(美国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搜集各国最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美国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成立于1953年,它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派出各种市场专家美国农产品出口服务中心在全世界设有它的海外参谋机构,该中心由一群分析家、谈判代表、行销专家组成,总部位于华盛顿。…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农产品出口值1976年约为230亿美元,2002年则迅速增长至53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美国农业政策变得越来越灵活,在引导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二是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局出口销售监测制度美国农产品出口销售监测制度是美国农业部推行30多年的一个富有成效的监测制度,主要负责部门是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局(FAS)出口销售报告组。到目前为止,共有39种美国农产品出口必须报告。同时,美国农业部部长有权要求增加报告更多的农产品,2002年,FAS的出口销售报告包括的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4%以上,因此,美国农产品出口销售报告是反映美国农产品出口局势一个重要指示信号。美国农产品出口销售监测制度在1973年被国会通过,主要目的是保证市场参与各方均有及时了解出口市场的平等权利。1972…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美国生产的农产品,除用于出口外,每年仍有大量剩余,因此在开发农产品的商业应用方面潜力极大。农业部的官员说,目前美国工业界最常用的50多种工业原料中,1/3以上完全可用农产品来替代。  相似文献   

7.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36(6):26-26
路透华盛顿11月10日电,美国农业部称,中国已经超越加拿大,首次成为美国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和大豆进口国。根据新的统计报告,截止9月30日的财年.美国向中国出口200亿美元农产品,令中国首次成为其整个财年排名第1的出121市场。美国农业部预测.当前财年对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额将各为1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一、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回顾自从 1 980年美国对我国薄荷醇提出反倾销以来 ,截止 1 999年底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提起反倾销案件达 2 1起 (见表 1 )。 1 980~ 1 990年我国平均每年遭到农产品反倾销指控 0 .4件 ,农产品年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 2 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对我们越来越不利,2005年就是一个“大坎年”。因为,与我国农产品贸易量最大的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设立的贸易技术壁垒,绝大部分将在今年的年中正式实施,并且贸易技术壁垒还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要保持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的势头,必须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变化内容,更需要系统研究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6,(10):21-21
引发业界广泛猜想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近日已经出台,9月15日起实施。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由5%或11%提高到13%,产品涉及豆油、花生油、棕榈油、葵花油、棉籽油、玉米油、肠衣等深加工农产品。提高退税率会降低农产品的出口成本,使农产品在定价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发挥出口农产品非价格竞争优势对价格竞争优势的替代效应。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深加工农产品可以从此次调整中获利。出口退税新政给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经营企业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国家正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农产品出口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潜力,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金融自由度、政府效能、关税水平以及自贸协定均显著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而货币自由度、政府稳定指数、商业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政府控制均显著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从贸易国别看,中国对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效率较低,但其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从农产品分类看,中国的水产品和蔬菜水果出口可增长空间较大。为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应对贸易风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并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对象主要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近几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引力模型采用日本、欧盟、美国及中国的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日,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江西省农产品出口5.2192亿美元,首次跨越5亿美元大关,占江西出口总值的17.5%,并且连续两年以超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出口地区包括欧盟、美国、日本等。原料基地化,加工现代化成为江西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法国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对外贸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是第三大农产品和农业食品的出口国,出口总额达390亿欧元。2004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出口国,出口总额约达600亿欧元。排在美国之后的是荷兰。荷兰之所以排名仅在美国之后,是因为那里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平台。在法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当中,农业食品业的产品在2004年占73%,而六十年代占60%。贸易顺差当中80%来自于JAA。2004年法国出口产品主要客户地区排名:欧盟:下降5.8%,占世界总数的6.5%,北美:25亿欧元的出口,亚洲:21亿欧元的出口。法国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对外贸易概况@崔冬…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出口贸易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农产品出口从2004年以来,却呈逆差扩大趋势.本文在研究国际农产品出口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引入商品球模型从现代商品角度分析提升我国农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全球经济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贸易壁垒变动态势、贸易自由化趋势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现状及变动态势。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和农产品贸易有望较快复苏并持续增长,金融危机下农产品贸易壁垒更加森严,WTO多哈回合最新谈判方案给中国农产品带来的新市场准入机会有限,而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机会可能更大。总体而言,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产品出口仍将面临相当复杂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临近玉米收获的季节了,农民观望着自家的玉米,盘算着今年能卖个好价钱。但自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最近几年进口农产品的品种增多,数量加大,可以说又给我国的农产品带来一层“绿色壁垒”。就在今年8月1日,一艘美国商船停靠在青岛港,装载着国内企业订购的5.2万吨美国玉米。这意味着,今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至少是去年的15倍。  相似文献   

18.
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对提高四川省乃至我国出口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开展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本文分析了四川出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农产品出口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苏 《农业经济》2008,(6):78-8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结合目前国际市场需求所呈现的新特点,在详细剖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遇到的障碍的基础上,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指出我国农产品出口战略调整方向,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来自欧洲国家和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北美农产品出口下降。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导致美国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