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日本作为较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在长期的经济衰退背景下进行了最激进的货币政策尝试,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后疫情时期全球的货币政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SE-I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水平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表明:(1)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2)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核心通胀、消费和长期利率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长期内仅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日本在2001年后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效果要优于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但非常规货币政策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常规货币政策;(4)日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缓解核心通胀紧缩的效果仅局限于短期,难以在长期内实现核心通胀的温和增长。  相似文献   

3.
4.
王自力 《南方经济》2000,(11):52-55
本文对近期货币政策进行客观评价,探讨了有效的货币政策问题。提出有效货币政策要求其提供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宜的货币供给,实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宜的货币政策手段,有积极财政政策与之相匹配配并把握与长远经济发展相宜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早日走出次贷危机的阴霾,在传统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后,美联储连续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然而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内容、政策效果以及退出机制,试图从中得到启示,为我国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严重的货币错配会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本文主要从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角度介绍了国际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何运信 《改革》2012,(4):74-83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绝大多数央行的货币政策透明性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未表现出一致性收敛特征。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息沟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现实约束,有的央行在某些方面透明性还非常有限。在央行信息沟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策略性、细节性技巧,处理不当就可能损害央行信誉。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还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亮 《北方经济》2010,(6):50-52
本文以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力求较为系统地探讨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甘南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一个人口不到36万,面积近4,79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被国务院确认为全国72家贫困县之一。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扩大内需,增加货币供给,拉动经济增长,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措施。如连续七次下调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力度,加强窗口指导等等。但从两年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看并不尽人意,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结合该县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存贷款利率频频下调,预期效应微弱,信贷投入萎缩,消费需求平淡。截止到1999年12月末,该县…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中介目标的传递,最终目标是否朝着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如果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及最终目标均及时达到了预计的区间,就说明货币政策效应发挥充分;反之,则说明货币政策效应没有发挥充分。  相似文献   

12.
张磊 《改革与战略》2009,25(6):76-78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引起实际经济变量的改变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的。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金融传导领域和经济传导领域。其中金融传导是中央银行与金融中介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文章着重通过对金融传导领域中的执行主体、传导中介、市场基础和调节杠杆进行分析,来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多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挽救经济。美国除于2008年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更提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本文尝试以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货币理论,分析这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并藉此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一次文献综述,整理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神经中枢,它不仅承担着制定货币政策,执行金融监管等重要职能,同时它还同财政部一起肩负着维持国民内部均衡的重任,但在国际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办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都在迅速膨胀,运动速度也在日益加快,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有了质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主动和或被动地加大着开放力度,这一方面使本国的对外经济部门迅速地发展,同时也使得国内经济部门与对外经济部门的传递到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变化可通过的风云变换亦可通过对外经济部门阐接影响国内经济的均衡,经济的开放性已使本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状况的敏感性大大增强了,想再封闭起来不仅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很可能也是图劳的,经济的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央行发挥其功能的经济金融环境,同时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金融监管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双轨”特征的中国货币政策及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呈现十分明显的双轨特征,即在信贷市场通过资本约束和利率管制等维持相对较高曲信贷利率来抑制过快的投资增长,在货币市场通过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利率水平来抑制投机的压力。这种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成效,但是在直接融资发展、流动性持续宽松等新的格局下,正在面临新的挑战。这需要促使宏观政策采取更为积极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更为灵活的汇率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