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某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为例,对其分析性能进行测试和探讨。结果显示,误差在要求范围内,证明其在分析TO-14及PAMS标准气体时的准确性。同时,将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站监测系统(FID)与罐采样实验室内分析(GC-MS)进行对比,并分析偏差原因。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站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与实验室方法有一定的可比性,为今后的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对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质子转移质谱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并对基于上述方法原理的相关在线监测设备和厂商进行了梳理总结。目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主要是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该类设备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响应迅速、维护成本低,因此在空气在线监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在线监测设备对吴泾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吴泾地区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烷烃类物质。对比空气质量自动站所监测的多个污染因子与VOCs浓度的高低,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减少VOCs的排放,对于改善大气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和规范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本文选择非甲烷总烃作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性控制指标,分别使用实验室方法、便携式POLLUTION PF-300和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进行比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非甲烷总烃已经具备比对监测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和规范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本文选择非甲烷总烃作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性控制指标,苯系物作为特征污染物进行比对测试研究。试验期间,分别使用实验室方法、便携式VOCs色谱分析仪和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进行比对测试。  相似文献   

6.
现有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了便携非甲烷总烃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误差、系统偏差、响应因子等性能指标能满足非甲烷总烃的监测需求,并通过现场测试和在线监测比对测试,验证了便携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监测结果可以反映固定污染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并验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二氯二氟甲烷、氯甲烷、氯乙烯等2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地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挥发性有机物目标物对应内标响应值和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0 0~0.999 3之间;检出限范围为0.4~1.5μg·kg-1,定量限为1.6~6.0μg·kg-1;精密度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5.3%;准确度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率为73.1%~127.7%。验证结果表明,线性关系、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05—2011)要求。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快捷、准确、灵敏检测,能够满足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要求,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在土地工程行业中对土壤等环境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对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复杂,二次产物多,是空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来自机动车辆、溶剂挥发以及工业排放。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以及相应的治理技术,同时指出了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使得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进步,同时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环境问题,有机物种类的增加是环境污染的隐患之一,尤其是具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有机物。有机物会随着地表径流渗透到地下水中,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危害,影响人体健康。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测定方法及污染控制方法,旨在为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和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以便有效治理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在线观测了某城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种类和浓度,相关结果表明,芳香烃及烯烃与VOCs的季节变化特征一致,虽然烷烃是VOCs组成中的优势组分,但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工业园区迅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本文首先对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介绍,然后对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监控治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到国外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控比我国要提前许多,我国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治理。目前,国内外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法主要有燃烧法、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等,人们要合理选择方法,有效治理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当前,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存在部分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人们要有效完善VOCs排放标准,强化大气环境质量;有效研究全新技术,强化污染源治理能力;强化检测控制力度,避免VOCs无组织排放;完善VOCs排放监督机制,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自觉性;强化组织领导能力,满足环保需求;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推动企业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提升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姚杰 《魅力中国》2009,(21):79-80
本文介绍了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定试验条件、标准曲线试验方法以及样品测定的程序,并介绍了总挥发性有机物测定气相色谱图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为分析人员在测定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甲醛、臭氧、乙醛等二次污染物,两类污染物混合后形成有害浅蓝色烟雾,增加了大气的氧化性。自河南省构建光化学烟雾污染监测网络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有效控制光化学烟雾污染,达到了监测应对O_3、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NO2的效果,确保监测客观反映污染状况,为有效开展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现状及其特征,并探讨其监测网络构建问题,以期为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排放工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行业很多,气体成分和排放条件差异也很大。根据工业排放实际条件和气体性质,选择合理的治理技术,不仅提升了废气治理效率,也降低了运行成本。本文对工业VOCs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特点、排放特性及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平湖市6家典型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为例,本文对其排放工艺废气中的18项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征污染物(如甲苯、甲醛、二氯甲烷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并采用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对VOCs所产生的环境与健康危害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6家化工类企业排放的SO_2、NO_x、丙酮、甲苯、氯苯、硫化氢、乙酸乙酯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分别为7.92、9.33、129.63、106.99、21.36、0.49、23.18μg/m~3,均低于相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能够满足环境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20kV智能变电站为背景,研究状态监测系统工程应用,规范站内主要设备在线监测的前端数据采集方式,在此基础上整合全站主变、GIS、避雷器三种设备的状态监测后台,预装各类状态监测子系统专家分析软件,实现数据汇总与诊断分析,为生产运行提供直接依据和支撑数据,为智能变电站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境检测要合理运用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和检测方法,然后分析了检测方法的操作顺序与相关细节,如采样方法、吸附剂选用、样品预处理、检测方法优缺点以及在线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自动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构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本文结合大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例,研究了水质自动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水样比对试验分析,评价了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验室监测结果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在线监测数据准确度较高,符合在线监测标准要求,具有自动化、信息化、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种类多,挥发性强,易对附近居民造成直接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对VOCs污染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研究甚广,包括土壤气相抽提、焚烧、热解吸、常温解吸和土壤淋洗等,其中土壤气相抽提是一种新兴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针对土壤有机物污染,进行了异位气相抽提技术研究,以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