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民族特色村寨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近年来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红河州特色村寨开发为切入点,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以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载体得以存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施以立法是确保该项工作科学化、正当化的前提与基础,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执法工作法治化的保障。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架构内,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法律文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纵观现行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却存在着无法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施以全面性、专门性保护及立法主体背离法治基本原则之弊端。  相似文献   

3.
特色村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治理单元",是生产、生活、文化、交往的基本社会空间。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贫困发生的环境机理、经济机理、社会机理和文化机理,总结划分其脱贫驱动力的主要来源,由此得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攻坚实践可以分为投资驱动脱贫模式、改革驱动脱贫模式、政治驱动脱贫模式三种。并进一步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脱贫攻坚实践路径应由单一主体推动向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由单一驱动发展向多种驱动组合发展、由注重摆脱绝对贫困向注重特色发展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民族村镇是指风貌和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村寨和城镇。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拥有48个少数民族,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村镇很多,但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民族村镇仅20个,还有许多民族村镇均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因此制订贵州民族村镇保护整治规划技术导则,可以对贵州民族村镇的保护提供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凭借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同时,民族高校服务村寨发展也面临服务意识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学生民族认同感较低等问题。文章提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地方政府、民族高校师生和少数民族村寨共同合作,取长补短,构建一个少数民族高校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度融合、共同进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韭菜坪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地方。韭菜坪周边地区,是贵州省彝族的主要居住区域,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彝族村寨,其中,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中营村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村被列入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近几年,赫章、威宁等县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力度,韭菜坪村、中营村、板底村等彝族村寨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建设,并借助周边旅游景区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贵州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文化见证.由于现代工业化、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变化等原因,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市场紧密结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然,应避免夸大传统手工艺商品属性、淡化文化价值的做法,使其保持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地城特色.  相似文献   

8.
通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特点与现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人力资源开发硬件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软环境的建设、特色专业人才开发等方面研究提出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芳 《走向世界》2008,(14):82-83
贵州有很多古村寨,走进去,旅途所有的疲劳很容易一扫而光.走在青石板路上,空气的味道是城市里所没有的清甜,古老的建筑,幽长的小巷,能够真切感受得到的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一个个优美的故事和承载这些的数不胜数的节日,让人流连其中,时间仿佛凝固……  相似文献   

10.
张延保 《发展》2005,(6):65-66
西部民族地区要走准特色之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及广西5个自治区和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及青海5个省份,这10个省区的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9%,从地理角度看,这10个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所以称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经济结构、文化圈层思想观念,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融入现代化时代大潮的重要障碍。要加快西部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民族区域发展理念,必须实施多极增长战略,走非均衡发展之路,走符合区域经济的特…  相似文献   

11.
岜沙在贵州从江县,是个坐落在半山上的寨子,由三个基本相连、大小不一的自然村寨组成.村寨全是木结构的倚山而建的吊脚楼,一幢紧挨一幢,排满了半个山脊.  相似文献   

12.
刘雯  徐嘉祺 《魅力中国》2010,(26):81-81
本文讨论并研究了形成贵州少数民族贫困现状的因素: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可生活用地比率、文盲率及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它们对贵州少数民族人均收入水平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水平如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最后从分析的结果中提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一些有效的途径与可实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速西部开发已刻不容缓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1个省、区,土地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2%。人口3.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52,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6.1%。毫无疑问,西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流失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通过调研,提出整合资金资源,增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投入,科学编制《大连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互联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的西北部,与云南和贵州接壤,是一个拥有38万人口的多民族聚居的位于省际边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生活着苗族、彝族、仡佬族、壮族、汉族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隆林因拥有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服饰和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此外,还拥有天生桥水电站拦河而成的水域面积排名全国第五的湖泊天湖和全国唯一的黑颈长尾雉保护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自然保护区.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山水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为隆林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建设大西南无障碍旅游圈的节点城市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梅生 《中国西部》2004,(3):68-71
在离贵州都匀15公里的洛邦镇,有一眼清澈的珍珠泉,泉水在弯弯曲曲的河谷里汇成缓缓流淌的绕河,绕河深情地挽住三个村寨,村寨里的人自称是"绕家人".这"绕家人"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呼唤,我想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怎样生活?虽然我不能像社会学家那样研究他们,但是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旅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地处贵州东南部,山川秀美,民风古朴,民族特色浓郁,素有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民俗文化旅游就是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17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奇风异俗古朴自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使得贵州民俗文化保持了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等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本文将通过对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优势和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石林申遗成功后,加大了遗产资源保护,促进了遗产旅游,但是村寨居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凸显了遗产地资源保护与村寨发展矛盾.为了协调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维护原住居民利益,本文深入遗产地33个村委会对村寨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经过分析,提出了"以旅哺农"的具体扶持对策,增加遗产地村寨居民收益空间,以便协调人地系统矛盾关系,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Briefing     
《中国西部》2016,(10):86-87
我国山地旅游成为精准扶贫重要内容近日在贵州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上,不少专家认为,山地旅游可带来与乡村旅游一样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我国山地旅游扶贫潜力巨大。"发展山地旅游是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重要途径。"贵州省扶贫办总农艺师周兴说。据初步统计,目前,贵州开展山地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其中有517个村被国家列为山地旅游扶贫重点村。仅在去年,贵州省山地旅游接待规模就达1.5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5.9亿元,带动社会就业287.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7.2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