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理雄 《开放潮》2006,(11):64-6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实现的基础。农村法治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农村建设给村民自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方向,而村民自治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与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洁净宽敞的道路环通,绿意盎然的花带嵌绕,常青树掩映下,一排排村民住宅楼错落有致……走进高东镇永新村,农村新貌的胜景尽收眼底。老人们悠闲地聊天、垂钓,孩子们尽情嬉戏,处处一派和谐安逸。永新村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东南部,面积1平方公里,共有村民小组7个,户数400户,人口1198人。2008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永新村榜上有名。走进永新村,你会看到村民们的脸上传递着详和,传递着幸福。  相似文献   

4.
金潮 《宁波通讯》2006,(5):29-29
l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重大历史任务。法治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完善农村法治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按照依法治国原则要求,农村法治建设应当抓好以下内容: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把法律教育作为农村法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依法规范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主体的法治化。首先要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权利保障和机会平等来调动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加大对“…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奇志  傅丕毅 《发展》2002,(11):45-46
村干部如果因为违规决策、管理,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要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赔偿。这是浙江省瑞安市在今年的村(居)换届选举中推行“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在温州地区引起了轰动,邻近市县的村民代表闻讯纷纷前去“取经”。广大村民欢迎“协议村干部”两个多月前,村干部王献桃与全体村民“达成协议”,如果他在11个方面违规决策、管理,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他将承担赔偿责任。这11个方面包括:村集体建设项目的确定和发包;土地规划和宅基地的分配、使用;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的使用方案;集体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罗峰 《上海改革》1998,(3):14-15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科学地界定了法治的内涵——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丁德昌 《理论观察》2014,(10):85-88
法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核心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精神条件。农民法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内核。村民自治是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制度平台,是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制度载体、民主方式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培育农民法治意识,不仅应完善村民自治立法,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还应重塑乡—村法治关系。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在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还需要我们在完善静态制度设计、推动动态机制建设、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的配套措施等方面勇于实践,全方位地推进村民自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而农村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中国农村法治建设须在农村立法、法律意识、基层民主以及法治运行等方面予以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12.
正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曾多次提到了"法治",强调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推动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好地促进地区繁荣、社会稳定、群众安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它推动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调动了广大衣民的政治热情.促进了农村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这项制度的确立.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全面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国锋 《特区经济》2007,(5):162-1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法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新农村的法治现状,提出优化农村法治环境,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社会的基层民主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能够调整干群关系,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但是,村民自治组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和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其法治作用表现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建设存在不足,立法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依法行政基本原则贯彻不力,司法公正独立的理念难以确立。从法治层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坚持民主法治原则,履行依法行政,坚持司法公正独立。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治为保障,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观念冲突等现实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须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完善和有效落实关于农村的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基础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杨璐 《魅力中国》2011,(14):79-7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本文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性发展必须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化欣 《当代陕西》2006,(11):24-25,28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级“两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怎样民主处理村务,是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道“大题”。白河县推行村级“两委三中心”的方法,不仅扩充了村“两委”的功能,而且体现出民主治村的种种好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村民自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淀了不少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对村民自治的支持作用薄弱;相关法制建设存在缺陷,影响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进;村委会与乡镇政府权力不平衡,导致村民自治中附属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村委会与党支部争夺自治权,造成部委权力冲突;部分村干部和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等。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推动村民自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