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林县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全县增加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中心工作来抓,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先后争取到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三里镇双罗村、双吴村、双良村土地整理项目和自治区级土地整理项目——白圩镇万亩垌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规模达到23358亩。  相似文献   

2.
各地快讯     
上林新增耕地1740亩上林县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全县增加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中心工作来抓,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先后争取到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三里镇双罗村、双吴村、双良村土地整理项目和自治区级土地  相似文献   

3.
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国家,耕地资源短缺始终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限制性因素,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的结果,截止到2000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垦殖率13.7%。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发展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全球性气候恶化,都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为了确保201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后的粮食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目的。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我们必须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持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土地利用原则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对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合理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但由于土地整理工作刚刚启动,毕竟是新事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保障,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搞好土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资源。本文作者根据土地开发整顿项目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当前土地整开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对策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营管理》2007,(5):47-47
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根据变更调查报告,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四项共减少耕地1011.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遂宁市“四江”(涪江、梓江、妻江、琼江)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于1999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2001年11月通过国土资源部检查验收组验收。这个示范区共开发整理土地36363.48亩,净增耕地15786.3亩,为缓解我市十分尖锐的人地矛盾,保持区内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示范区在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配套改策,探索管理机制与手段,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对所开发整理土地权属的调整,为丘陵地区开…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除续建项目外,新上项目补充耕地不少于50万亩,整理基本农田不少于5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新增耕地不少于15万亩;明年新上项目补充耕地不少于50万亩,整理基本农田不少于100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新增耕地不少于30万亩。  相似文献   

7.
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桓仁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为研究对象,进行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单项潜力评价,然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评定该县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潜力级别.结果表明:土地整理一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4.93%,二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9.82%,三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5.25%.研究成果查明了新增耕地潜力大小并划分了潜力区...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和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途径。当前,大邑县掀起了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群众热潮。现就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管理的问题,提出如下浅见:一、指导思想以新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开发和整...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邢台市从去年以来,坚持走规模化土地开发整理新路,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达39个,有15个县(市)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全市共开发复垦整理土地73300亩,减去非农业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毁耕地,全市净增耕地4万余亩.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土地整理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土地整理事业日益发展的瓶颈。如何获得稳定充实的资金来源,是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从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社会集资、联合经营及企业带资和利用外资几个方面阐述了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近期和将来可采用的土地整理融资的运作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从1998年开始,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通过土地整理等途径,累计已完成927.6万亩标准农田,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建成标准农田1000万亩,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浙江省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去年8月14…  相似文献   

12.
创建三库依托三库--许昌市土地开发整理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许昌市人均不足1.2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未利用土地面积19.1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禹州、襄城浅山丘陵地区,待开发土地宗地面积小,综合治理难度大。 许昌市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坚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密切配合、群策群力”的原则,通过补充耕地项目库、土地开发资金库、补充耕地储备库三库联动,使全市土地开发整理步入了规范管理、良性发展的轨道。1999年以来,全市建设占用耕地3789亩,补充耕地14279亩,净增耕地10490亩。土地开发资金…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在全国土地管理市长研讨班上透露,在人地矛盾尖锐且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需要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整理已利用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是今后增加耕地的主要途径,我国将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他说,土地整理可使我国增加耕地两亿多亩。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地块零碎不规整,田坎和沟渠、坑塘、农村道路面积过多,通过整理,至少可增加一亿多亩耕地。若再加上对各类零星闲散地、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砖瓦窑用地进行整理,还可再增加近一亿亩的耕地。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兴区位于首都南郊,面积1035平方公里,为永定河冲积平原,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1999年,大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区委、区政府及时抓住这一机遇,把土地整理作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做到田、路、林、电、水、渠全面配套,把土地整理推向了一个新水平。一是在开发规模上由原来的分散开发转为集中连片开发,二是在资金上加大了投入,在设施建设上提高了档次。1999年至今共新增耕地2.55万亩,真正实现了“占一补一”的耕地动态平衡。改造后的土地成为粮增产、果飘香、瓜满地、花满园的富民田,同时…  相似文献   

15.
全国及兵团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本态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我国国地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持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都为我们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部门和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6.
刘剑  李岩 《中国土地》2001,(12):32-33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土地管理局桃城分局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土地管理局的支持、领导下,从项目立项、实施,到验收、成果管理各个环节,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全程管理,探索出一整套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程序。规范管理的效果之一是,衡水市桃城区2000年度已经上级验收土地开发项目3300亩,同期建设占用耕地仅215亩,补充耕地数远远超过占用。记者日前对这个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土地开发概况1998年以来,桃城土地分局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个,开发面积9856亩。其中用于完成省厅补充耕地指标的项目两个,面积8…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新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中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准确定位,对确保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要求决定了中低产田整理在中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战略重点应确定为:以土地整理为主,其中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中低产田整理为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并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导向,评价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项目实施的产业化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数字     
1.3亿 截至2009年,全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1亿多亩;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非粮化治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流转效应及政策延续、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与非正式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绩效、多资源协同配置与土地保护、土地再分配与农地整理、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土地管理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安全与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农地制度改革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数字     
1.3亿 截至2009年,全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1亿多亩;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