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在分析345个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1)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虽然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扩张规模按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逐渐递减,扩张速度按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逐渐递减;(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投资驱动的影响,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人口驱动转为产业驱动,中部地区由人口驱动转为投资驱动,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一直受投资驱动较为明显;(4)影响因子两两之间均为增强关系,包括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2000年,投资水平、产业结构及学校数量交互作用极强,而到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与其他因子的交互性明显增强。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产业、投资和人口共同驱动,但驱动力大小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应针对不同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实施差别化管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2.
王建 《中国改革》2005,(8):53-56
中国空间结构迫切需要调整粮食:2003年,中国3.5亿城市人口(为非农人口)的人均占地水平为146平方米,而1996~2003年中国城市和道路建设共占用耕地2240万亩,同期城市人口增加了5000万人,新增人口人均占地为300平方米;其中,2003年占地647万亩,城市人口增加了525万人,人均占地为813  相似文献   

3.
从“农民”到“市民”,谋生技能或者说职业技能的转变是关键,城市文明、文化观念的养成是根本。“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十一五”以来,广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06-2010年,广西城镇常住人口从1635万人增加到1849万人,城镇化率由34.64%提高到40.11%,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十二五”开局良好,广西城镇化建设继续加快推进,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  相似文献   

5.
陈新 《浙江林业》2010,(3):30-31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从景观大道、城市广场,到郊野“自然公园”、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多是由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究高铁建设是否能显著影响城市用地扩张。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23个地级市2003—2016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匹配得分法与工具变量法探讨高铁站开通与否、高铁站数量和高铁线路数量对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高铁站开通、高铁线路和高铁站数量的增加都会显著促进区域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其中,高铁站从无到有对二者影响最大,分别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均增长4.2%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6.1%;每新增一条高铁线路分别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2.5%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3.4%;每新增一个高铁站点分别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1%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1.3%。当人均生产总值大于17 008.74元/年,二、三产业比重高于82.36%或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大于185.29万人时,首次开通高铁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用地扩张。高铁站开通与否对东部地区城市用地面积增长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论:高铁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不限于其所在的城市外围,而是扩大到所在的地级市区域,且依赖于城市本身的经济、产业与人口规模水平,具有区域异质性。高铁站点选址应考虑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高铁路网规划应从全国尺度上考虑其对土地利用效应的经济、产业、人口和区域异质性,以使资源配置最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预测城市扩张规模,从而为合理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通过Granger检验提取城市扩张的驱动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小波处理对建成区扩张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未来几年长沙市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将呈递增趋势,以年均约27 km2的速度扩张.研究结论与GM(1,1)模型及回归模型预测方法相比,BP 神经网络结合小波处理的预测精度最高.其预测结果可为城市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川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沿海,总人口有65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耕地40万亩。历史上是有名的穷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以股份合作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骤然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6年与1978年相比,全县乡镇企业由236家发展到5643家,从业人员由14742人增加到41442人,企业总产值由2604.52万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苏锡常地区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三个城市为研究单元,以2007~2017年为研究时间段,从行政区划调整概况、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及经济水平四个方面来进行苏锡常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苏锡常地区三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近10年来,苏州市建成区面积扩张程度最大,人口总量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在201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无锡市在2012年实现了显著扩张,虽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呈先快速上升再缓慢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在2010年和2017年实现高速增长;常州市城市空间平稳扩张,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并在2017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最后,本文就如何加强苏锡常地区经济圈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城镇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提供深入的案例分析,也为其他中小型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是衡量城市理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灰色关联度引入城市建设用地的预测中,通过对双因素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哈尔滨市2010年以及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知哈尔滨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将会急剧扩张,这样势必会占用宝贵的耕地。抑制用地规模急剧扩张的势头,应采取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增加规划控制的灵活性与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五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ArcGIS10.2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利用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景观扩张指数等研究方法,测度、描述与揭示合肥都市圈城市用地扩张过程及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合肥都市圈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特征:2000—2020年合肥都市圈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约3.5倍。2000—2005年,合肥都市圈的城市用地从520.27 km2增长到629.55 km2,净增长109.28km2,扩张速率为4.20%,扩张强度0.03%。2006—2010年、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分别净增长352.48km2、388.69 km2和445.46 km2;扩张速率分别为11.20%、7.92%和6.50%。(2)合肥都市圈各城市的建成区扩张速率与扩张强度在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四个阶段中,除了桐城市在200...  相似文献   

13.
(一)1994年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持续下降。1999年下降为12.1%,2000年下降为9.7%,但仍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速度的下降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1996年乡镇企业职工达到1.35亿人,到1998年下降到1.25亿人,减少1000万人,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1999年回升到1.27亿人,2000年又回升到1.29亿人,两年回升400万人,但仍未到达历史最高的水平。198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达1500万人,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减缓,主要是外部环境对乡镇企业不利。除了在结构调整中淘汰了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外,原有的一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政策逐步取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分析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全国19个市区非农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评价单元,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来反映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同时针对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益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文章旨在为实现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平市为例,首先,利用土地集约度公式,对2015年四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其次,探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作用机理,构建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利用回归分析和C-D函数确定变量的关系式,将土地集约度作为约束条件,利用2001—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15年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仿真,并对2030年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结果](1)土地集约度在40~6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22.02%、-5.50%、0.16%、161.92%;(2)土地集约度在60~8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12.98%、-4.26%、1.12%、188.62%;(3)土地集约度在80~100,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全市耕地面积、人口、GDP较2015年分别变化5.43%、-2.49%、1.53%、254.08%。[结论]2015年四平中心城区集约利用区面积仅占15.91%,中度集约利用区面积占22.50%,低度集约利用区面积占61.59%,说明目前四平城市用地效率低下;今后四平市应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应将土地集约度作为约束条件,预测四平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该研究既保护了耕地资源,又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为实现四平市城市转型和精明增长双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利用江苏省2005年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扩张强度两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时间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标准差椭圆得出建设用地重心,从建设用地重心迁移距离、重心迁移方向、重心迁移速率等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多源夜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实验样区,研究了70个城市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和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城市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各有差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城市的景观格局相对破碎,建成区集约化程度高,前期扩张速度最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内的城市扩张特征较为一致,前期扩张速度慢,城市形态较为规整紧凑,中后期扩张速度加快,结构趋于分散;(2)三大城市群内各城市在第Ⅰ、Ⅱ阶段扩张的首要驱动因子分别为人口、经济和交通,第Ⅲ、Ⅳ阶段均为经济维度下的二级因子;(3)城市扩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个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普遍强于单一因子,并呈现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从都江堰到坎儿井,从京杭运河到引黄灌溉,都是他们因势利导利用水源的智慧结晶.建国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水利建设,50年来累计修建加固堤防25万公里,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包括农、林、牧),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如今,在"跨世纪工程"中,"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正加紧建设筹划.这些巨大成就为保障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近年来,在新疆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用地明显向外扩张。本文使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分别从宏观和中观尺度定量分析了新疆近40a来城市时空变化。利用DCW和GLCNMO数据分别计算了1960年和2003年新疆城市的城市用地比重和年城市增长率指数,从区域尺度和单个城市尺度分析了新疆城市扩张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新疆城市结构体系不合理,城市等级规模差距较大;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疆城市多,扩张强度大,南疆城市少,扩张强度较小;城市规模总体上不断扩大,外延式扩张明显,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最后,本文在对新疆城市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从科学构建城市体系,区域平衡角度着手,提出了未来新疆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工,他们的户籍是农民,同时又是城市产业工人.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民工队伍已由起始阶段的数百万人,壮大到如今的亿万大军。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出现,是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产物。中国的农民工为中国城乡发展,特别是为中国城市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