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明霞 《活力》2011,(8):78-78
教育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传统教育的陈旧模式已被打破,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其心理能力,为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要将其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其意义也就在于通过二者结合,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一点看,语文教学在由于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在各学科中最为复杂,可塑性也最强,如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很好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也必将会承担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培养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意时,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时,才能较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张小伟 《活力》2009,(25):40-4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做态度认真、勤奋、知识渊博、敬业爱生的老师,在教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世界充满真情,让世界充满爱。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做态度认真、勤奋、知识渊博、敬业爱生的老师,在教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世界充满真情,让世界充满爱.  相似文献   

5.
郑雪冰 《活力》2012,(18):76-76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现代人不仅要继承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才素质观和教学质量观,不要简单地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出现光有“文凭”没有“水平”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徐庆萍 《活力》2012,(12):121-121
中职语文新教材改革后.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把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这一美育原则贯彻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是学生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吸收精华,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是众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而如今,语文的地位逐渐下降,导致语文教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将以这一实际为出发点,解析如何尝试创新语文教育,摆脱目前的困窘局面。  相似文献   

8.
朱凤 《活力》2012,(6):77-77
新世纪的教育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是全面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成为这个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只有把创新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闫兵军 《价值工程》2010,29(18):202-202
想象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创新、创造思维形成的基础,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学生掌握知识、探索未知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道德责任感强烈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是必然趋势,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未能体现出语文课堂的德育教育载体功能,这一现状亟待打破。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优化路径,促进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全方位渗透,以激发语文教学活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健全三观,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世宜 《价值工程》2010,29(10):210-210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高级过程。本文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语文实践"等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范敏 《活力》2009,(Z1)
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即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多地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健康,从而能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让学生感知课文内的具体情节。  相似文献   

14.
王玲 《民营科技》2014,(7):282-282
生命教育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现在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对生命存在不重视的严重问题,自杀率有升高的趋势。如何提高青少年对生命的重视,提升生命的质量,也是教育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从学会懂得尊重生命、探索课文中丰富的生命情感、渗透到写作中的生命教育三个方面对如何将生命教育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范敏 《活力》2009,(25):143-143
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即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多地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健康,从而能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许稳锁 《民营科技》2007,(11):69-69,123
高职物理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在高职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内容、掌握创新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自然的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等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苏清文 《价值工程》2011,30(31):188-18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冬梅 《活力》2012,(7):38-3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曹建华 《数据》2023,(1):227-228
基于小学学段的角度进行分析,该阶段是学生知识启蒙的重要教育阶段,而语文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不仅仅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教育要求,更是加快建立创新强国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就此本文首先探讨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重要性,然后分析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路径,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宗干 《活力》2005,(6):165-165
创新是当今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是走进新课程的关键。国际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新颖的见解。然而课改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还有待于进行大胆而深入的探索。现本人就语文教育创新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