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核心提示:“王亚忱式”腐败引起了一场讨论,应当如何监管退休官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表示:“对退休官员的监管,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最根本的应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退休官员能发挥影响力,必须通过一些途径和中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分析,如何破除中间的介质,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比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常冠林 《秘书》2011,(9):27-27
陈战胜先生在《中国各朝代官吏任用方式掇谈》(《秘书》2011年第5期)一文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官吏任用方式,使我们对历代官吏任用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然而,文中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制。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补充说明,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官吏任用方式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精神快餐     
按“生理年龄”定离退日本黑川建设公司从1979年开始改革退休制度,即不是根据实际年龄,而是根据生理年龄来决定对每名职工是延长退休还是提前离岗。他们以全体职工为对象实行体力测定,评价结果分四级。如果评为“最高级”和“高级”,可晚三年退休;如果评为“中级”,可延期二年;被评为“初级”,60岁必须退休。被获准延长退休的职工以后还将接受定期体测;只要生理年龄还低于六十岁,可继续留用。  相似文献   

4.
资讯平台     
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 什么是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培养中国企业家?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理论专家,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现任中欧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的刘吉认为,21世纪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三商”、“四能力”、“一素养”。 “三商”即高智商、高惰商和高胆商。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必须做到这“三商”结合。 “四能力”首先是创新能力;其次是应变能力,要学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赚钱;第三是公关能力;第四是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5.
凌平 《经营者》2004,(8):6-6
<正> “国企领导60岁退休”的一纸批文,倪润峰、赵新先、王之先后离职。于是想到了一个词:告老还乡。在中国古代,告老还乡,与其说是官员“福利”,不如说是君臣博弈。在“有上无下”的传统吏制中,它既是罚过罢官的托词,也是肯定业绩的安慰。正是在功过之间,“告老还乡”成为判断老臣功过的尺度。且看以下几位“告老还乡”的老总: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据《史记&;#183;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说明我国从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开始,就已建立了贡赋制度。商代实行的“井田制”,是力役形式的贡赋制度。西周实行的“九赋之制”,即九种税赋,既包括田赋,又包括人头税、商税、货税,说明此时的税赋制度已经比较完备。春秋战国时,齐国实行的“按田而税”、晋国实行的“以田出军赋”、鲁国实行的按耕地面积征收地、秦国实行的按田亩面积征收租税等,都是以土地为对象而征收的田赋。  相似文献   

7.
郭芳  李光宇 《经营者》2005,(11):74-78
<正>2000年前学而优则仕,如今学而优则商; 10年前商而优则进政府任职,如今商而优则进高校任教。在中国,身份的界定是个学问,比如近年来就有“学者型官员”这个新名词,指的是政府里面那些有着高学历高专业素养的官员。相映成趣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者里头,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是企业家里的学者,学者里  相似文献   

8.
年关将至,正是各级官员至为焦虑之时。此时,他们要面临一年一度的政绩考核。中国社会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官员考核不同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实 《新远见》2012,(10):71-77
近些年来,部分官员离退休后,利用在位时权力影响谋取私利现象凸显.并且受到党纪国法惩处案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11年一个惊人案例发人深省.已退休多年的原国土部副部长李元因退休后涉嫌违纪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公职),随后,其全国政协人资委副主任、政协委员资格被免去.给他原本荣耀的人生履历添了一个大大的污点。早在2008年.李元就已退休,之所以遭如此严厉的处分,主要是其退休后,身兼数职,不正当社会活动频繁,最终因“违纪”谋取好处而晚节不保。李元的同事,原国土资源报社长刘允洲,退休后利用职务影响接受请托.为商人谋取利益,接受对方给与的各种“好处”,被”双规”判刑,正是刘允洲一案牵扯出李元。  相似文献   

10.
一边 《陕西审计》1995,(6):47-47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就制定了官吏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上说的“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即交还权力之意。  相似文献   

11.
刘良军 《秘书》2012,(9):16-17
在反腐倡廉过程中,分析腐败官员落马的原因,大都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即"拔出萝卜带出泥":要么生活秘书先出事,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腐败官员;要么官员先暴露,生活秘书被牵扯进来。事实上就如何有效预防腐败、惩治腐败,各级组织无不强调领导干部除了洁身自律,还要管好身边的人、看好自己的门。而所谓"身边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8)
戴“欧米茄”手表、开“宝马”车的“007”皮尔斯·布鲁斯南会选择穿什么牌的西服呢?至少在中国,这个答案是——“夏蒙”西服。夏蒙西服能够成为这位戴“欧米茄”手表、开“宝马”车的“极品男人”的新选择,不仅意味着夏蒙西服已经达到国际水准,在与国际服装品牌的市场竞争中已经为自己赢得尊敬,更意味着中国服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现实。其实,夏蒙在牵手国际资源方面,不仅拥有布鲁斯南这个国际巨星广告代言人,它还是国际男装杰尼亚的中国O EM的生长商。长期以来,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前来寻求…  相似文献   

13.
文澜 《秘书》2007,(2):27-28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退休15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何谓退休?依古人而言,即辞官于朝,退闲于家,颐养晚年之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退休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焦点世界     
1《中国新闻周刊》46/2011总第544期1官员政绩年终考年关将至,正是各级官员至为焦虑之时。此时,他们要面临一年一度的政绩考核。中国社会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官员考核不同的时代内容。而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里,经济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就制定了官吏退休制度。《春秋公羊传》上说的“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可见“致仕”即交还权力之意。汉代官吏退休后一般不给俸禄,但可举荐一名嫡亲进入官场。从东汉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财政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审核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合理性,以确保经手和保管财物的人员忠实地履行其职守。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府,审计的执行者较复杂,变化大。 夏、商由于史料缺乏,有关这一方面情况暂时阙如。如果从有明确记载的《周礼》说起,书中拟构的周朝主要是通过宰夫对“百官府群都县鄙”等进行财政财务监督。宰夫为小宰属官,对于小宰内部财经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经济思想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他把各种人的活动都归结为对利的追求 ,认为仁义道德是财富的派生物。他知道对利的追求会产生弊病 ,但因为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 ,故并不主张对人们的求利活动进行限制。他主张农、虞、工、商各业并重 ,提出了本富、末富、奸富的新概念。他还总结了富商大贾致富的经验 ,把收入和封君相当的富人称为“素封”。对农、工、商业的利润率提出了最低标准。在货币起源上则提出了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被称作“太阳能”疯子的黄呜,爱把“梦想”二字挂在嘴边,这使他看起来就像一个行业的布道者,他也毫不讳言自称“堂吉诃德”、“夸父”。然而这几个月黄鸣却接连遇到麻烦事,不仅第三次折戟IPO,还“不幸”和一桩落马官员案件牵扯起来,坠入俗套的“极钱交易”和“歧商勾结”的故事中。  相似文献   

19.
<正>再过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国就要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时期。 在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下,规划(计划)的作用不言而喻。无论从地方还是从全国来看,“十五”时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十五”计划的导向作用密不可分。所以,编制一个好的五年规划自然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到目前为止,各级的“十一五”规划文本多已基本出炉,与此有关的咨询、评估、论证活动接连不断。但品味一些地方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争议     
外企更看重人才“三商”长期以来,许多单位的招聘都十分中规中矩:先看应聘者的学历、经历,然后再从中挑选,无形之中,学历、经历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事实上,好些外资企业更看重的是人才的“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胆商,学历等已经越来越被看轻。高智商是一种优势,高情商也利于拓展空间,但是许多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但缺少胆商往往不能充分发挥潜能,把握机会。智商情商胆商,一个不能少,诠释了一种全新的人才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