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维彬 《中国外汇》2009,(19):46-47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跌宕起伏,变化出人意料。在危机爆发时期,美元大幅贬值;在危机前景不明时期,美元保持相对平静,在危机急剧恶化时期,美元令人惊讶地急剧升值;在危机企稳时期,美元又令人费解地出现贬值苗头。如何理解美元的“反常”表现,如何判断美元在后危机时期的走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必须赶在美元贬值的“危机”爆发之前,从根本上调整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该尽可能地延续“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急剧升值,而采用其他手段来缩小贸易顺差,从而赢得时间完成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济变革。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全球经济出现了令人限花缭乱的动荡因素:美国次级债危机突然爆发,金融机构纷纷告急,股票市场大跌,期货市场动荡,信贷市场紧缩;石油价格节节上升,连创新高,终于在进入2008年的第二天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00美元;美元持续贬值。颓势一发不可收,对国际主要货币价格连创新低;国际粮食价格在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的带动下,连创历史新高,2007年农业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报水平为近30年来最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美元走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市场投放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美元下跌走势的延续。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加大了向市场投入美元的力度,全球美元泛滥、热钱盛行,加大了其进一步贬值的概率。在金融动荡,经济放缓的环境下,美元贬值似乎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美元走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市场投放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美元下跌走势的延续。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加大了向市场投入美元的力度,全球美元泛滥、热钱盛行,加大了其进一步贬值的概率。在金融动荡,经济放缓的环境下,美元贬值似乎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6.
程实 《国际融资》2008,(4):44-46
本文认为:金融动荡引出了美元危机的悲观论调,纵观历史,布雷顿体系分崩离析后真正称得上美元危机的只有1985年到1987年的动荡。美元危机具有3个重要特征:一是危机前美元有大幅贬值的空间;二是危机中美元急速下跌;三是有制度性变化作为底蕴。按照对美元危机更苛刻的定义,未来发生美元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吴音 《中国金融》2004,(4):59-61
2003年国际汇率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美元贬值加速,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呈先抑后扬的态势;美元贬值压力急剧释放与其他货币抵制升值的矛盾更加突出。2003年美元贬值幅度总体高于2002年。2003年年初至年底,美元对主要货币指数大幅贬值,其中名义汇率贬值14.98%,实际汇率贬值14.64%,分别高于2002年的贬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2014年年底前俄罗斯卢布危机有所喘定,但卢布兑美元汇率在2014年全年累计还是贬值逾四成,2014年内贬值幅度最大时一度达到五成半,其主要原因有油价暴跌、美欧连手制裁、美元全面强势等.据此,目前市场的关注焦点除了俄罗斯经济在2015年将如何恶化之外,还有其再次爆发债务危机以及较大的债务违约风险.而此次卢布危机对中国具有一些独特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是导致美元贬值的首要原因,2007年爆发的次级债危机加剧了美元的贬值.利用巨无霸指数和蒙特卡罗模拟构筑的经济模型对美元汇率未来3年走势的预测结果显示,美元对澳大利亚元、英镑、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的汇率都呈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0.
背景:黄金从2001年开始走上牛市之路,基本呈现单边上扬的行情。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元大幅贬值为黄金提供了一轮爆发性上涨的契机,加上各国通货膨胀的支撑,金价犹如乘上火箭上扬,创出历史最高价1032美元/盎司。进入下半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走上了衰退之路。金融机构倒闭和经济萎靡对黄金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黄金宽幅震荡的行情。  相似文献   

11.
美元贬值主要是由美元与主要经济体货币调整不同步以及方向选择差异而形成。对于不同经济体而言,美元贬值存在藿非常分明的正负效应,由此导数了各国政府态度认识上的暧昧。同时,总体上美元的渐次贬值有利于全球经济走向均衡,但遽率过猛的美元贬值却会破坏国际经济的均衡。因此,未来美元的下跌空间会受到限制,“美元危机”只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2.
陶士贵 《新金融》1998,(8):25-28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在经历 了1997年秋季的大幅下跌之后,近半年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5月底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急剧震荡,股市与债市均陷入危机,卢布遭受沉重的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10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黄金价格一路走高,不断刷新高点,至2009年12月已最高上探到1200美元/盎司的高位.12月3日,在美元持续贬值的刺激下,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2月合约每盎司上涨5.30美元,收于1218.30美元,该合约最高上涨至1227.50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以来的美元贬值具有必然性,其决定因素不是贸易赤字,而是美国转嫁危机、复苏经济的内在需求;美国在全球货币中的中心地位、健全的经济基础使得布什政府有恃无恐,放任美元贬值;若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美元持续贬值,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加剧,人民币也将面临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的形成既有美国自身的原因,又有国际性因素。由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足。要避免因美元贬值带来的资产价值缩水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原罪”问题,我国现在应该积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防止汇率风险造成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伴随次贷危机逐步升级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外汇市场波动明显增大。2008年7月之前,美元经历了长达7年的贬值周期,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60,但随后美元的长期贬值态势被有力逆转,而欧元则在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连续重击下对美元一度跌至1.18附近(见图1),国际公信力大大降低。国际汇市的剧烈波动,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如何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外贸企业以及为外贸企业提供外币业务的商业银行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期,美元贬值成为国内外经济金融界关注的热点。货币涨跌本是常事,然而,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其变动必然会引发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家利益的博弈。全球化背景下美元体系能否继续维持?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否出现调整?面对美元贬值和可能引发的危机,如何汲取日本当年的教训?亚洲国家如何在利益博弈中避免国家财富的流失?本刊特别组织策划“美元贬值体系预警 利益博弈”专题,约请权威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元问题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整个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但复苏力度下半年呈减缓之势。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油价急剧上涨和美元持续贬值。预计2005年美元可能会继续贬值的趋势,但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状况。美日欧经济仍会维持复苏态势,但势头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就多次大幅度贬值,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改革“美元本位制”的呼声不绝于耳。严格来说,现在国际货币体系不能够称作“美元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不同,目前没有美元本位制的制度框架和强制约束,主要国际货币都是浮动汇率,国际储备货币也日益多元化,只不过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20.
明金维 《金融博览》2010,(11):26-27
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过去几个月,欧元大幅贬值。其中,欧元对美元比价从去年年底的1:1.5以上跌至目前的1:1.3以下。有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债务危机将对欧元区国家经济造成长期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内.欧元还将继续贬值.对美元比价有可能跌至1: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