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绮云  李凌 《中国外汇》2009,(16):36-37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住毫无悬念地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关数据统计,一季度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同比下降了20%以上,其中出口下降了近2成。订单减少、市场疲软,使众多出口企业深感进入漫长的“寒冬”,再加上闻际上知名银行、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出口企业不免开始“人人自危”。金融危机有风险,规避风险找“保险”。投保出口信用险峻了众多出口企业经营发展的一剂良药,由此发展而来的、被出口企业视为“灵丹妙药”的无追索权融信达业务也正悄然流行。  相似文献   

2.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海外业务的增多,“走出去”的资金将如何有效管理,成为众多出口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庄乐梅 《中国外汇》2009,(16):37-38
金融危机扰我心,众里寻“药”解烦忧。面对订单减少、市场疲软,出口企业普遍持有“欲做还怕”的矛盾心态,想出口却担心风险。一剂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被企业视为可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灵丹妙药”—无追索权融信达业务正在悄然流行,但这剂“灵丹妙药”真的能包治百病吗?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受到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为了将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保证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寻找帮助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出口业务风险的有效策略。本文首先对贸企业出口业务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出口业务风险给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勇 《上海保险》2001,(4):14-14,8
出口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把收汇风险转嫁给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这无疑提高了出口企业在银行中的信用等级,有利于出口商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为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特别在加入WT粕,国际贸易和金融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保驾护航”的独特功效显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了WTO,我国的企业许多将面对更多的进出口业务。同时,随着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不断扩大,很多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销售都实行了“免、抵、退”的税收管理。然而,有一些财务人员至今对出口贷物“免、抵、退”的管理和计算方法不甚了解,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免、抵、退”政策的执行,更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笔现就出口贷物“免、抵、退”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方法简单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4,(8):48-48
近期保险动态 A.“外贸出口及海外风险防范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于7月27日联合上海市外经贸委贸促处、外经贸企业协会举办了“外贸出口及海外风险防范研讨会”。会议由市外贸企业协会杨明会长主持,200多家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就我国外贸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功能  相似文献   

9.
石洋  蓝蕾 《国际融资》2009,106(8):44-46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我国外贸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扩大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业务覆盖面,有效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外贸出口风险,增强出口企业信心,鼓励出口企业赢得市场订单,对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成交发挥了极大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的消息在使各种相关推测一夜沉寂下来的同时,也让众多出口企业的收益风险变成了现实。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这对以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出口行业来说,不仅短期冲击将不可避免,而且在市场化汇率机制条件下,如不能及时正确调整经营战略,即使长期业绩增长了,也会面临一定的汇率损失。如何应对市场形势的风云变幻,有效降低外汇风险,是每个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蓝蕾 《国际融资》2008,(12):51-52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扩散,国际市场买家拖欠、拒收和破产的风险明显加大,出口收汇风险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对的最大外部风险,出口收汇安全成为出口企业普遍担心的问题。明智的企业纷纷采用国际通行的信用保险规避外贸风险。信用保险成为他们抵御金融风暴的“避风港”。在金融海啸中,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促进和保障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其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功能得以突显。中国信保作为经营政策性信用保险的专业信用保险机构,身处我国防控外贸风险的第一线,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政策性职能,力撑我国出口企业,帮助企业主动避险、化解损失,为我国企业抵御金融风暴提供了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兔年多事。年初埃及发生的动乱使很多同内出口企业遭遇重大考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阳光明媚”的出口业务,突然出现一片“黑云”。  相似文献   

13.
孔慧 《投资与合作》2011,(8):203-203
劳动密集型企业通常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占用资金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劳动量投入较大,在低层次的国际竞争中自然无法形成高溢价.赢得客户订单的竞争力因素主要是成本优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及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大多出口企业的运行成本每年大幅度递增。利润越来越薄,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币开始逐渐浮动化以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本文分析了出口业务中汇率风险的各种表现,研究了出口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措施,所提措施可操作性强,这对于出口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09,(17):30-30
产品创新打通“上下游”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为保障国家安全、支持产业升级、平衡国际收支,针对重要能源资源储备和先进技术装备引进等而设计开发了进口信贷业务;为支持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改善出口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出口产品附加值,设计开发了出口基地建设贷款业务和出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管理》2009,(17):30-30
产品创新打通“上下游”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为保障国家安全、支持产业升级、平衡国际收支,针对重要能源资源储备和先进技术装备引进等而设计开发了进口信贷业务;为支持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改善出口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出口产品附加值,设计开发了出口基地建设贷款业务和出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05,(3):94-96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信用两字并不陌生。对于不少从事跨国贸易业务的企业来说,风险同样不可回避。信用保险的出现就为企业在避免风险的同时又提供了商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出口信用保险认识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获得了长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税收征纳》2006,(5):5-6
为确保我国外贸出口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严蔡出口企业从事”四自三不见”等不规范的出口业务,严格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活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08,(2):38-39
出口信用证业务是银行、企业之间较常发生的业务之一。但是,商业银行对该业务有怎样的严格流程操作,如何控制其中的风险,企业却知之甚少。本期我们特别列出了出口信用证业务部分品种的银行操作流程,为您揭开其神秘的一角。  相似文献   

20.
农业银行     
《时代金融》2014,(6):55-55
云南省农行积极运用国际业务服务县域经济 据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业,农行云南省分行着力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水平,针对云南省县域农副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积极运用国际业务产品,帮助企业减少经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