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率先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在提高用工补助和培训补助、加大创业小额贷款优惠、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数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保证就业工作能见成效、出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2,(10):17-17
3月17日,一场针对残疾人就业援助的专场招聘会在宁夏银川市举办,55家用工单位的430多个用工岗位向残疾人伸出了橄榄枝。近年来,银川市通过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结合开展礼区培训、高技能培训等特色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愿望。除了保洁员、收银员、操作工等岗位外,招聘企业还提供了财会、广告设计、计算机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等高层次、高技能需求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严碧峰 《魅力中国》2010,(16):234-234
大学生就业形势受社会发展、经济表现影响巨大,在金融危机时期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就业率屡创新低;随着经济复苏,大学生就业情况开始好转;这种强烈的反差会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笔者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从就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西省上高县坚持“兴工强县”、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采取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内增外扩、多路并举的有力措施,致力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探索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有机对接机制,促进了农村劳力转移就业,做大做强了劳务经济,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全县11.43万农村劳力已向非农产业转移6.94万人,  相似文献   

5.
《浙江工商》2007,(6):22-22
5月24日,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联、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启动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在当天举办的专场就业洽谈会上,进场招聘的民营企业达到150余家,提供用工岗位3000余个,约2500人进场应聘,12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此举既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劳动者求职就业搭建了平台,同时也缓解了当前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取得了双赢效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2月10日,浓浓的年味儿还在弥漫,可地处陕南的石泉县人民广场上却是另一番人声鼎沸的景象,石泉县春季劳务招聘洽谈会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7省18市和省内的40多家用工企业和劳务中介机构共拿出5400多个就业岗位面向农民工进行专场招聘。招聘会当天,有4000多农民工在家门口找到了用工单位。  相似文献   

7.
昭平讯昭平县切实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今年1~8月份共发放216本《再就业优惠证》,累计为2927人实现再就业。近年来。该县积极寻找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扶持力度.做好就业和再就业管理和基础工作.抓好用工信息的发布和劳动力资源库建库工作.通过举办招工招聘现场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宁渡市海曙区政府通过创立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形成了专业化、人本化、制度化的就业服务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困难群体的就业与再就业。海曙经验表明,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的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和制定公平正义的就业政策法规,而且体现在微观层面上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机制,使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非全日制就业迅速发展,突破了全日制用工的单一模式,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本文通过对当前非全日制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非全日制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和规范全日制就业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智勇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19-122
传统的就业歧视理论往往忽略歧视形成中的非制度因素。文章结合农民工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等问题,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所受歧视的制度性根源,指出投资地区热点的转换并不是引起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用工短缺的真正原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歧视和工资差异才是该地区民工荒形成的背后力量。  相似文献   

11.
稳就业是“六稳”的首要工作,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模式转变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模式转变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生产规模扩张、提高就业创造和降低就业破坏是出口模式转变促进企业就业净增长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检验发现,出口模式转变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就业净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研究还表明,出口模式转变不仅促进了企业就业净增长,而且也促进了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此外,出口模式转变明显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是因为出口模式转变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工资率效应,从而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上述结论表明,企业出口模式转变对中国保障就业稳步增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鼓励企业直接出口的同时,也要注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2.
晓扬 《浙江经济》2003,(15):27-28
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化,企业用工制度的日趋灵活,劳动力市场配置特征的日益明显,当前,劳动者的就业模式正在出现向“非正规化”转变的新趋向。而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劳动力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当下高校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文章对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得出:化解过剩产能、企业用工不足及高校就业人数持续提升是当前就业面临的三大挑战;高校培育体系与市场需求错位、学生就业观念与职业发展路径相悖、就业市场欠规范与企业用工歧视并存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三大主因;改革高校教育培训体系、转变学生就业创业观念、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大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轰轰烈烈的洋快餐涉嫌“非法用工”事件,意外暴露出一个庞大就业群体的尴尬处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就业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的难点,为此,我们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到企业和街道、社区的28家单位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向140家劳动用工单位发放了《湘潭市城市就业情况调查表》。调查的情况表明,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但压力很大。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实践“三个代表”,事关发展大局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和“德政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背景看,失业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难题,创造就业已成为全球性发展的最大任务之一,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面临像我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比较充分而稳定的就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各级政府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着手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去年召开的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从进一步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到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机制市场化、积极促进就业政策的框架基本形成。显然,“就业优先”已从号召性的语言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计划。而只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逐步缓解就业问题,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赵爽 《乡镇经济》2007,(4):44-46
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丧失基本生产资料的失地农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二元用工制度“和现实存在的“城市二元社会“使失地农民失业和失业失地农民缺乏基本的就业社会保障.必须为失地农民就业途径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构建有针对性的失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进而建立起与城市对接的失业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温家宝总理指出,就业是天大的事。当前,聊城市社会就业压力很大。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就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就业,构建促进就业的战略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5日,宁波市第十二届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在该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洽谈会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自食其力地过上幸福日子,特协调有关企业安排就业岗位,着力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当天共有242家企业进行现场招聘,推出岗位1873个.221个残疾人达成用工意向。  相似文献   

20.
王晓慧 《新财经》2009,(2):90-91
很多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愿意到企业“零工资”就业,但企业未必愿意接收。从法律层面上看,“零工资”用工也属于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