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资讯     
人物格林斯潘:中国股市泡沫随时爆破油价急升非坏事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中国的股市正处于非理性膨胀状态,但提醒投机的泡沫往往是在大家不经意的时候就会爆破。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仍是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如何在防止泡沫迅速膨胀的同时又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扑朔迷离,在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尚未真正复苏之前,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泡沫却已显现,维持超低的基准利率还是选择加息,是发达国家央行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抑制资产泡沫将伤及实体经济,但放任泡沫膨胀又会引发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在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膨胀必然形成经济泡沫。泡沫的破灭,导致资金链断裂冲击实体经济的运行。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冰岛破产与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源基础之上,论证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在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膨胀必然形成经济泡沫。泡沫的破灭.导致资金链断裂冲击实体经济的运行。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冰岛破产与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源基础之上,论证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对泡沫产生根源、泡沫测度与泡沫膨胀机制进行系统得出,虽然泡沫是商品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且泡沫过度膨胀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泡沫难以被衡量和预警。为此要从增强信息透明度、打破垄断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预防泡沫过度膨胀。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其总体规模已超过实物经济。实物经济的发展、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就会形成经济泡沫,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文件明确指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这一科学论断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指导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对虚拟经济的讨论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相应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指导实践,防微杜渐。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史上日本规模最大的泡沫经济破灭的案例和我国发生的泡沫经济现象,对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一)从历史上来看,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共同表现为资产价格的投机性狂涨和猛跌。日本在泡沫…  相似文献   

9.
从风险逻辑角度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效应、虚拟价值、不稳定性及危害性,房地产价格泡沫投资博弈获利会产生"真实金融风险",但市场恐慌激活的"潜在金融风险"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主因.当经济由高增长转向正常增长速度时泡沫风险矛盾凸显,房地产定位要及时从支柱产业转变为保障性产业.泡沫膨胀与泡沫破裂都将导致财富转移加剧分化社会阶层,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比金融风险更可能导致市场恐慌甚至形成金融危机.泡沫膨胀与破裂双向风险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难点,泡沫膨胀是破裂的根源但也孕育着更大泡沫的破裂,因而在泡沫萌芽时期就应采取市场手段持续抑制泡沫膨胀,在泡沫矛盾尖锐的短期时点只能用非市场手段"稳房地产价格稳到底",而长效机制是推进房地产改革、去投资属性和构建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尽管期间经历了高科技泡沫破裂、SAILS、特别是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但经济仍表现优异,GDP年均增速达10.5%,就业年均新增660百万人,财政收入年均增20%。然而在经济优异表现的同时,也有贸易顺差年均增长34.9%,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4%,外汇储备年均增幅33.2%,构成外部经济的持续不平衡埋下金融泡沫日益膨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