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昊  朱江瑞  焦颖 《西部旅游》2023,(21):69-71
<正>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宁夏吴忠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此背景下,吴忠市通过挖掘黄河文化发展全域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够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如何保护和开发当地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是吴忠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吴忠市的黄河文化发展情况,探究吴忠市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为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晨  刘敏 《旅游研究》2023,(6):42-54
语言景观是观察旅游发展的重要窗口,能够揭示旅游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现状。旅游休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旅游休闲空间,是语言表现和碰撞的典型空间。文章选取北京五道营胡同为案例地,采用SPEAKING模型进行研究,分析语言景观在不同维度下的特征。研究发现,五道营胡同受旅游影响有限,语码不够丰富;官方语言景观和私人语言景观总体情况一致;主要语言群体对本土文化有强烈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成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渠道,其中语言和符号的互动在促进文化理解和优化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海南三亚为案例,探讨旅游体验中的符号与语言互动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应用旅游符号学、跨文化交际理论及跨文化理论框架,分析三亚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探究游客与当地文化的互动模式,同时揭示符号解读的多样性、语言互动的复杂性及跨文化差异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强调有效的语言交流和对文化符号的深层次理解在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优化旅游体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红罡  任燕 《旅游学刊》2015,30(1):102-111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通过定性研究,以丽江作为研究地,运用语言景观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的理论框架,对旅游影响东巴文语言景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旅游中东巴文景观虽然突出,但是流于形式,旅游“复兴”的东巴文景观仅具有象征功能,成为一种旅游商业符号,缺乏支撑语言活力的信息功能.研究认为,东巴文的未来发展需要另辟新径,东巴文的真正复兴需要从东巴文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去寻找启示,其精髓更大程度需依赖文化精英维系.  相似文献   

5.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商业产品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当地本土民族文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传播当地本土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许多旅游者所追求的是文化的娱乐性,而对民族文化的原形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这就使得文化商品在过度片面化发展之中可能会导致本土民族文化真实性的逐渐消失。要进一步处理好本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旅游工艺品对本土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问题。因此,在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开发探究的同时,就要将文化保护作为重要原则贯穿于旅游工艺品开发和研究的整个过程。要在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视角下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商品充分地融合,并使二者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民族旅游发展有着巨大潜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亟待探索最佳的途径.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而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能够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现状与趋势,其次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的基础与意义,然后提出了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应采取集群式发展的模式,最后,以湖南张家界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就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迁西县有着悠久的板栗种植历史,是我国有名的板栗产地。近年来迁西通过创建中国板栗博物馆、开发当地乡村游、举办"迁西栗花节"等多种方式提高当地的板栗知名度,发展当地的旅游,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力发掘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将旅游进行文化方面的创新发展。本文结合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发展情况,对迁西发展板栗文化旅游的策略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旅游胜地香格里拉为例,从旅游产业对旅游地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来分析旅游产业对贫困地区的"美化"效应。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原本在人们心目中偏远落后的贫困区,成为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旅游天堂。但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进入旅游地之后,必定会给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不但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影响力,更是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艺术——陶瓷的故乡。本文立足于景德镇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现状,首先分析了景德镇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优势,然后介绍了景德镇在打造文化旅游名城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提出了景德镇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具体策略,也希望能够为景德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的产业整合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化,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边远地区而言,人才更是其经济战略发展的关键因素。职校教学能够解决社会人才需求,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边远山区的职校教学而言,其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以及缺足够的发展空间,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因而要求边远山区职校能够创新教学教育活动,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等优势,为职校学生、当地经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展开关于边远山区职校创新特色民居旅游的相关研究,首先对边远山区职校的旅游文化教育的现状入手,挖掘边远山区中旅游文化的优点,以及职校创新特色民居旅游所带来的优势,从而提出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旨在实现边远山区职校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结合,已经成为我国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再加上实践经验的缺失,最终导致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短板,需要找准当地产业开发的方向,如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旅游风情线、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树立品牌意识等。这样才能找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楠 《西部旅游》2022,(9):55-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旅游、文化和演艺相互融合的旅游演艺市场逐渐成熟,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与文化素养水平,同时也使得旅游演艺产业呈现出多样性发展模式。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不仅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也能带来社会效益。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的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平遥古城的旅游演艺产业为调查对象,通过研究该地多种旅游演艺模式,分析并总结当地旅游演艺产业的特点与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继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牯藏节文化需要传承,黎平县旅游经济也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黎平县苗族牯藏节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为研究点,通过对黎平县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牯藏节与当地旅游资源,分析当地牯藏节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及困难,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花山文化给崇左的旅游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如何将花山文化融入旅游并将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为左江流域打造出新的特色旅游品牌产品,整合与开发当地的岩画资源、发展文化、民族特色旅游是调研的方向及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左江流域花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调查资源的丰度、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等,进行资源分类,分析其特点,了解左江流域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将之与花山文化形结合,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是要将闲置的资源和旅游景点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独特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山西省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省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发展平稳,通过特色民宿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着眼,对山西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语言文化在滨水旅游景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广西现有及潜在旅游景区提出改革并探索其语言文化符号所带来的意义,从语言文化符号意义对南宁旅游景区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升南宁旅游景区的特色,促进广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热贡地区坐落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以热贡文化驰名海内外,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热贡地区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加快加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上进行创新,实现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蔡爽 《当代旅游》2022,(14):7-9
在冰雪旅游地区,如何开发具有本地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成为旅游部门重点研究的热门话题。纵观不同省份的冰雪旅游产品开发情况,仍然存在着产品定位不明确、缺少核心竞争力、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较低、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严重阻碍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冰雪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结合当地旅游品牌的发展战略,提高政府与媒体的关注度,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冰雪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临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与传承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是临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剖析临澧县文化旅游资源状态及其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当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组合不合理、吸引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强化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加强企业合作,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等对策,以充分发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旅游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潘秋玲 《旅游学刊》2005,20(6):19-25
语言变化是衡量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以西安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就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导致了目的地当地方言的淡化,外来方言的渗入以及外语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土语景观萎缩,普通话景观扩张,形成新语言占据土语空间和两者并存的现象;②目的地语言景观曼趋多元化,空间上形成了以旅游区为主体的粤方言渗透区;③外语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与方言相互交融。形成中外语言景观并存,交互并用的格局。文章最后指出,经济上的巨大落差。构成了文化能量的累积差异。从而产生西方文化、粤文化等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向旅游目的地的传播和影响。同时,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出其独特的影响方向和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