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旅游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双师型"师资途径。本文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涵义和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面对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举措,促使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深入持久开展,从而提高整个旅游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走向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这个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水平、善于沟通交流并敢于进行实践的综合性人才,从事于旅游的策划和导游、旅游景区的管理服务、旅行社的管理与实践、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等工作。因为这个专业的培养范围很广、授课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教师拥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本文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与转型的背景,就建设"双师型"教师的考评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理念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加上旅游管理专业资深的特点,本身就决定了其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实践性就是促进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取得良好实效性的基础性关键条件。因此,积极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打造具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特色的教学体系,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数十年,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比传统培养的学生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仍需实证研究的比较论证。鉴此,本文以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感和成绩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以工作适应力作为基础竞争力,探究"双师型"职教师资和传统培养方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的差异。结果发现,旅游管理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这源于"职业性"与"理论性"培养的不均衡,表现在"管理类"学分占比小、基础核心课程缺失,实训安排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我们的社会行业发展的也是十分的迅速的。近年来,旅游的专业可以说是十分的热门了,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已经开始了旅游专业人士的培养。在我们的旅游专业中,其与服务以及管理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对于学生们来说,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注意到专业的知识的运用。并且要在实际的学习中注意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是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改革的,与其他的教学方式肯定需要有所差别。通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到了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本文就围绕着"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应用"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余雅蓉 《西部旅游》2023,(20):88-90
<正>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在毕业之后就业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章基于体验思维视角,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以期为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借鉴,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跟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经济建设的必然性就显得极其重要,旅游业作为西藏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对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对西藏的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旅游专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能够培养一大批生产和服务在旅游业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性旅游人才。实际证明学生能够在学校培养良好的学风,更容易受到社会的青睐和旅游企业的欢迎,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旅游专业的掌控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作为对西藏旅游行业输送大量人才的西藏中职学校,却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适应当前西藏旅游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因此,只有结合西藏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能够有效提升西藏旅游管理专业的策略方法,然后积极调整学校的教学思路,进而能够改善并且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才能有效的并且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本文通过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西藏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以及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与行业需求变化脱节问题,提出一系列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刘丹 《西部旅游》2023,(2):91-93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旅游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了满足人才需求,需要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出优势。文章首先通过构建案例教学法的框架,即规范教学案例开发方法和过程,以“导游业务”这门课程为例,展开实际教学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然后针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开发提供必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卢佳欢  武刚 《西部旅游》2022,(20):94-96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创新现有人才培养路径至关重要。文章以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着力点,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从“双院联合”模式、数字化课程设置、信息化教学运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寻求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提高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教师作为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面临更高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是优化专业教学的关键举措,也是助力中职学校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若想走出困境,则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激励制度、实现校企互帮互惠,这样才能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冬雪 《西部旅游》2022,(12):106-108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张,旅游专业人才缺口逐渐扩大。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纷纷响应市场需求建设旅游专业,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从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入手,针对中职院校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探究新时期旅游专业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以期促进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张攀攀  郭艳芳 《当代旅游》2022,(5):109-112+114
本文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师资二十条)对“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表述为基础,依据重庆市高职院校公布的2017—2019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统计了重庆市40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情况,进而对重庆市高职院校旅游类“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构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热门的教学方式,对于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堂具有可操作意义。笔者将通过对项目化教学的定义的阐述,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实施意义以及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进行展开,进而解释与探究项目化教学如何合理有效地提高中职旅游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中职院校在不断的扩大,其内部的专业也在不断的增多,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但是从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旅游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都不够扎实,仍然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给出具体的策略,以提高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姗姗 《当代旅游》2022,(12):86-8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本文主要对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管理沙盘理论的介绍,并分析了中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介绍了一种全新的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分析管理沙盘在中职旅游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机构重视对人才整体的培养,使他们更符合未来旅游职场的发展方向。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其旅游管理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旅游专业人才的未来发展。就目前来看,案例教学法是现代中职旅游管理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据此,笔者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针对当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我们应该给予重视,提出有效的策略,提升人才教育质量和水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本文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当中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促使人文教育得以更好渗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为中职旅游专业的美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环境下的中职美育工作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但应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常识,同时应具备本专业的职业情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网络美育开辟了新的审美教育形式,拓展了中职旅游学术审美教育的途径,有效促进中职旅游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追求,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导游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导游业务"不仅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和面试的重要科目,也是导游在带团过程中需要不断将理论付诸行动的一门课程,所以该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针对智慧旅游背景下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式简单、教学设计理念传统、不注重实践性操作技能培养等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提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加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高职旅游专业是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能够针对旅游市场的发展以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旅游企业之间一直存在供需错位现象,概括起来就是"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尴尬局面,学生在校所获技能只能满足行业所需的技能部分,人文素养缺乏是制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管理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要不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展开深入研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