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近年来,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位于普陀区的苏州河则是上海百年工业发展脉络的缩影,沿岸保留着大量工业遗产,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更是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上海市政府通过博物馆模式、文化创意园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对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使得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区位价值。笔者通过对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深入挖掘遗产的文化内涵,宣传遗产的保护价值,做好遗产旅游的开发规划,使得该基地的工业遗产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明明 《旅游学刊》2012,27(5):9-10
一、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针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紧急和长期的保护.至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发展价值取向转移的旅游规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的视角探究旅游发展价值转移的历程与趋势发现,全球基本形成了双轨化的旅游价值取向:对于遗产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以资源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对于普通、非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推行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以经济收益为根本取向.而且旅游业中政府作为的聚焦点逐渐从大众旅游目的地和一般景区的营利目标向遗产类景区的公益性服务转移.受国情影响,我国较长时间更多地关注旅游业的经济问题,选择性地忽视了西方国家更加关注的社会与生态问题,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延伸到遗产类景区.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试点计划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价值取向转移的开始和对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响应.值此之际,需要通过严格的政府规制来保证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间的共促协调,以实现国家公园及相关保护区对全民共享国家遗产、维持遗产资源的永续性和培育国家精神的深远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世满 《旅游学刊》2012,27(4):9-10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纵观旅游发展史,游客大都是奔着名胜去旅游的,所谓名胜大都是优质遗产资源经过一定开发形成的自然与文化景区景点,古往今来,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的主流.随着现代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强度越来越高,加上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遗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遗产保护问题便提上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要通过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普查,加快资源公共数据库建立,更好地宣传和展示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进一步利用普查成果,加快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湖北省武汉市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章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黄陂区旅游发展现状及黄陂区旅游资源普查情况,深入分析黄陂区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及开发模式两个方面探究黄陂区乡村旅游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研究中,遗产旅游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而且近几年来也呈现出比较快的增长趋势。遗产旅游是将一些历史文物古迹作为吸引旅客的主要资源,它也是推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遗产旅游的发展问题是旅游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西安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发展的理论,对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彭翔 《旅游学刊》2000,15(1):43-46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丁局部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陵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解说:一种重要的遗产保护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众多问题,如何降低和消除旅游业对遗产资源的负面影响成为当今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解说,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产保护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说能够通过影响游客的知识重组和行为意图,帮助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遗产资源有效保护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保护的独特要求以及独特的可持续性理解,使得教科书难以正确处理门票、供需、游客权益以及旅游收益分配等问题.最后,提出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概念性框架:①遗产旅游经济学的观念、概念和方法,应能与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无缝对接”;②对遗产地的遗产类资源与非遗产类资源给予有区别的恰当的旅游经济学处理;③在遵循遗产经济学和遗产保护原则基础上,重新处理遗产旅游涉及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峨眉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是峨眉山市整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峨眉山市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家的政策,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双重优势打造黄湾特色小镇,使旅游发展出现新的特色形象并确定了旅游业成为黄湾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本文将对黄湾小镇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和比较了国内外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比较集中于制度对遗产保护与管理、可持续旅游、旅游产业、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影响及旅游发展宏观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这些领域也有涉及,但更关注的研究领域是旅游行业与企业管理体制变迁、制度对旅游饭店、旅行社与景区业发展影响以及对旅游资源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影响等.两者研究关注点的差异,显示了制度因素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老工业城市是在特殊的历史和条件下形成的,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生产技术落后和大量下岗工人安置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通过对陕西工业遗产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分析,认为对工业遗产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信息时代的跨媒体营销手段和发挥区位优势,进行工业遗产全域旅游不仅能够为老工业城市成功转型提供新的发展途径,而且加强了对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宣传。  相似文献   

13.
刘潇囡 《当代旅游》2013,(10):34-34,36
本文着重探讨旅游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旅游业是当前的朝阳产业,但是如何实现朝阳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是影响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旅游业想要得到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旅游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引入旅游环境评价体系。同时。各级政府要注重旅游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南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南阳的文化旅游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存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不够、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文化旅游部门合作不够、服务旅游意识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要想把南阳打造成旅游强市,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软环境;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强化旅游产品促销;完善旅游交通条件;全力打造精品景区;推进旅游服务体系配套;强化旅游安全工作;注重旅游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讨论、关于世界遗产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止息过.因此,亟须厘清遗产与旅游的主体,分清谁的遗产、谁的文化、谁的旅游,进而讨论各相关主体的需要和诉求,并形成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出现了新的转型趋势,深度体验游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发展方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化特色、传统特色,在新时期中其旅游价值越发突出,是深度体验游的重点发展对象。做好对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是促进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方式。产权界定是促进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充分发挥及相关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因为对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界定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很多地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出现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影响这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开展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进一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系统的科学依据,是发展我国旅游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我国旅游业从外延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开拓有发展后劲的旅游产品,充实、丰富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形象,使我国旅游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世界遗产地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锐 《旅游学刊》2002,17(6):7-8
有关世界遗产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世界遗产地能不能开展旅游?当然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的缔约国的责任包括"鉴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等五项."展出"给谁,当然是"展出"给人类,这就是说遗产不是关起门来进行保护的,而是要与人类见面的,其价值是要为人类所欣赏的."旅游"对遗产地有没有负面影响?毋庸置疑.旅游会带来土壤的压实和侵蚀,会带来水质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带来通货膨胀和治安压力等等.但同时旅游又可以(或者说可能)为遗产地带来好处,门票、特许经营费和捐款"可能"为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游客可能成为一个遗产地的朋友从而为该遗产地带来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任唤麟 《旅游学刊》2012,27(7):35-40
“八景”曾是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与地方旅游资源,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非功利性、山水人文化与人文景观化、审美意境典型性及景观的多元融合等文化特征,并因相沿袭久而起到文化承传的作用.八景又是一种景观(景点)塑造与资源利用文化模式,具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宣传与指南等功能.在当今的旅游开发与建设中,八景文化不仅具有资源的意义,而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域旅游文化中占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固有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怎么在旅游开发中既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几千年的特色文化,这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研究方面。我国一部分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早,地域特色文化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地区原有传统文化的改变在得不到传承中慢慢失去特色,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旅游文化也慢慢衰落。我们要避免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浪潮中的衰落,保护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使旅游业得到健康发展,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