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慕仪 《当代旅游》2022,(11):88-90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从分析当前我国酒店管理高素质人才主要培养途径入手,基于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探讨如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的特色优势,探索出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创新性提出“三地联动、标准联通、校企联合”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中,旅游经济是发展的重点内容,以其集群效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节点城市网络功能差和边缘区域发展滞后等问题依旧存在。本文将通过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及旅游经济网络的概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发展特色及其发展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青  李金凤 《西部旅游》2023,(21):97-99
<正>在文旅融合、旅游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以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旅游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质量未能满足企业、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对此,文章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人才需求特点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分层分类精准育人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期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江门市影视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背景下江门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提取湾区文化,塑造影视旅游特色;挖掘影视资源,促进影视旅游发展;湾区融合共建,完善影视旅游产业链;多元线路开发,增强互动体验;树立湾区统一形象,强化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推进了粤港澳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休闲转型升级,引领大湾区旅游迈向国际化。随着大湾区协同合作的开展,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与现阶段旅游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将通过对旅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提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确立了旅游教育标准,激励着旅游教育机构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高等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共有12所院校通过TedQual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背景和TedQual国际认证视角下,本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  相似文献   

7.
国家旅游局透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推动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编制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发展规划、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规划、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以及京津冀、东三省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海峡两岸、粤港澳三地、湄公河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江门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早,但早期的粗糙发展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快速推进的进程中,江门滨海旅游业需要在基础设施,产品创新等方面尽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储晶  李小婧 《西部旅游》2022,(20):40-45
当前,粤港澳三地传统的旅游产业已经扩展延伸至湾区融合的全域旅游产业链,原本相对独立的住宿、景区游览、会展服务等核心产业,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的升级形成更加完整的旅游接待产业链,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深入推进旅游接待专业群建设,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当前旅游接待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旅游接待专业群建设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线路的复杂网络特征——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线路呈现出的空间几何特征及其地理拓扑关系可以运用复杂网络工具进行剖析。该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分别对省内出发和省外出发两种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线路进行定量分析,利用从出发地到各个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地理拓扑关系建构区域旅游网络,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平均距离、形态指数、点度分布、中间性、匹配性、鲁棒性等统计量来分析旅游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研究表明,多重区域旅游线路组合形成的网络整体上呈现出无标度网络特征,知名旅游目的地在网络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区域旅游线路的空间网络结构反映出福建省各旅游目的地的跨区合作已初见端倪,但仍需要深化推行产业集群区的跨区域合作经营;从点度的分布方面,省内旅游市场中的旅游线路在空间尺度上对旅游目的地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且各目的地的点度分布较为均衡,而省外旅游市场则仍需要继续与区域旅游的非核心目的地进行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湾区"9+2"的1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一,"广佛肇"、"深莞惠"较强,"珠中江"较弱,而江门作为"珠中江"小经济圈中的一员,经济发展的明显滞后导致江门旅游业的发展也颇受阻滞。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分析江门旅游业在湾区建设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江门旅游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实现旅游业的屏蔽区突围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线路受供需双方旅行成本、旅游者体验感和目的地交通的影响。传统旅游线路设计主要采用基于目的地之间空间距离的蚁群算法。本研究结合帕累托最优模型,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天气状况和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提出改进型蚁群算法的多目标最优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法。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进行检验,固定旅行时长,从空间距离、交通体验指数和游览体验指数(基于天气状况)角度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以多个旅游城市(景点)为对象的试验中,传统蚁群算法为了获得最短距离,大量牺牲了其他两项指数的优化;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虽然增加了线路距离,但使旅游者获得了多项旅游体验,验证了帕累托最优模型下多目标最优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通常被认为对地方经济有促进作用,然而对这种作用很少从旅游者旅行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旅游线路模式导致的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差异要远大于游客活动分布的空间差异.文章以651条国内长途团队世博旅游线路详细报价单为基础数据,结合长三角城市地理空间背景条件,比较分析了旅游线路模式中基于线路节点特性的旅行模式、角色、功能、停留时间与旅游花费,对世博线路中的旅游目的地合作圈层进行了划分,深入探究基于旅游线路模式的长三角城市目的地旅游经济收益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充分了解并建立与其他目的地的合作关系将从中受益.(2)目的地节点在各客源地旅游线路模式中的角色和功能不同,旅游收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客源地进行差别化的旅游宣传和营销.(3)整个旅行时间长度是影响游客在目的地区域扩散模式的主要因素,也影响地区间经济利益的分配.目的地日花费与旅行天数呈U形曲线拟合,基于线路中目的地停留时间和花费的估算,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经济收益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该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各目的地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宣传与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永博 《旅游学刊》2020,35(2):65-79
"讲好故事"已成为塑造和传播国家和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以"讲故事"为手段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方式。现有旅游目的地叙事研究开展还很不充分,关注的叙事偏重于正面叙事材料,对负面叙事的关注还很不够。文章着眼于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引致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德国首都柏林作为研究案例,以著名历史游记《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Berlin:Imagine a City)中关于柏林的系列黑色叙事和柏林旅游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包括4个阶段的混合研究设计,验证黑色叙事对柏林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及意动)的复杂影响。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首先,验证了黑色叙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影响,实证该影响主要透过"叙事主角-游客-自我形象一致性"这一主线发挥作用,明确了黑色叙事主角形象对黑色叙事引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机理,丰富了叙事传输理论相关结论。其次,验证了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在黑色叙事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效应,发现黑色叙事引致情感形象(而非认知形象)是黑色叙事最终能够影响游客动机的关键。最后,在黑色叙事这一特定研究情境中,验证了目的地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影响意动形象"具有"增强调节效应",丰富了现有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意动"三联结构理论。文章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采集数据,研究样本总量1451份,运用地图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散客以北京、广州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以香港为辅助口岸,旅游线路以单目的地、短线为主,平均到访目的地数量较少;北京和广州是单目的地散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点散客旅游流集中分布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以"北京—西安"之间的流量最大,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滇3个区域性集中分布区;散客旅游流网络规模较大,但网络密度较低,整体结构松散,发育程度较差;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划分成综合性节点、枢纽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4种角色类型。文章首次从宏观联系的视角对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进行了整体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入境旅游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视角下旅游线路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曾国军  彭青 《旅游学刊》2013,(11):101-109
多目的地旅游已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合理设置和安排旅游线路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以往的研究仍停留在线路的描述上,未能对其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在梳理和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以新疆目的地网络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社会网络视角及分析方法,通过整体网和个体网两个层面探寻旅游线路形成的内在机理。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已初步形成以喀纳斯为中心的目的地网络,而以中心度和结构洞为代表的目的地网络结构特征是多样化旅游线路形成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对现有旅游线路研究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方面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推动粤港澳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实现发展动力转型、响应国家战略推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打造国际化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核心内容。现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呈现阶梯型,多元文化的大湾区中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协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产业的服务供给、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就业和人才培养等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者在西安地区的空间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目的地区域游客的空间运行方式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及景点的选择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目的地区域内旅游客流的流向与流量.本文通过对游客在西安地区的空间流向以及各著名景点流量的研究,揭示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区域内的空间运行特征,为优化西安地区旅游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四川泸沽湖景区既有产权制度如何引发利益矛盾、进而导致社会冲突的过程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旅游收益分配不均带来的利益矛盾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直接因素;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会导致旅游目的地利益主体之间收益分配不均;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是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根源.鉴于此,从发挥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强化利益整合在冲突治理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相应产权制度的变迁,从3个方面提出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的治理策略,希望从理论上丰富旅游社区社会冲突治理的研究体系,在实践中构建旅游目的地社会稳定机制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燕 《旅游学刊》2006,21(6):9-10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与营销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不胜枚举,营销手段日益丰富,其中,影视媒体的积极介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成功有效地发挥了重大的先导作用,形成了若干新的旅游热点地区.但在火热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盛况中,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规划和营销中的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而经济利益的市场导向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地旅游目的地产品开发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