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会使民营企业更多避税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取得境外居留权的行为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居留权是否会为企业的避税行为创造便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税收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一方面,境外居留权可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事不合法或不合规的行为提供了“保护伞”,这会使得该类企业更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具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其税收规避活动更易被发现,从而也有可能会更少地从事避税活动.实证结果显示,当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时,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这支持了第二种理论路径的预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实际控制人拥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比重较高时,境外居留权与企业避税的负相关关系会被显著弱化.这是因为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大,其从企业节税收益中获得的比重也就越大,从而使得企业具有越强的避税动机.文章补充和拓展了当前关于企业高管(董事特征)影响企业决策的研究文献,对税务部门的相关税收征管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魏志华;刘伟坤;丁柏文 《中国经济问题》2024,(1):46-61
近年来,大量中国企业到避税天堂进行直接投资的现象备受关注,但较少有文献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我国海归人才不断增长的现实背景,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海外背景对公司避税天堂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拥有海外背景高管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相比于海外背景高管担任普通职位的企业,海外背景高管担任关键职位(董事长或CEO)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相比于海外学习经历,高管海外工作经历更有可能促进企业进行避税天堂直接投资。机制检验表明,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其过度自信程度更高、个人能力更强,这使得企业更愿意进行相对激进的避税天堂直接投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拥有海外背景高管并不会提高企业避税程度,但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和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高管海外背景经济后果和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为进一步理解海归人才的作用以及完善避税天堂投资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定位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9年我国第一家境外企业开办到1996年底,我国境外非贸易性企业已发展到1997家,投资额21.7亿美元,遍布139个国家和地区。虽然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已小有规模,但投资效果却并不理想。为提高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科学性、有效性,认真研究境外投资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开始步人对外直接投资阶段,2008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全年流量达到559.1亿美元,达到了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这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向避税港地区。本文结合对个例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避税港地区吸引我国企业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境外罂粟替代产业是国际禁毒合作的一项创新,也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条特殊途径。依据替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对中国境外罂粟替代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中小企业为主体"走出去"进行境外替代产业投资是可行的,更是合理的;在投资方式上,目前采用合作经营或合资经营的方式相比较独资方式更具合理性;企业应选择粮食作物、天然橡胶、生物能源原料、特色农产品、采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6.
聂名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6):63-67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格局中,吸引外商来华投资与积极与发展境外投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根据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适时适度地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不但无妨国内经济发展,反而有助于将国民经济动行纳入内外双向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境外直接投资获得出口贸易拉动效应、经济资源转移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国际收支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7.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利用Granger果检验和协整方法研究发现,现阶段经济增长是推动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促进境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投资合作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文章从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的过程和风险的种类,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强调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避免或降低投资的风险程度,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