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镜子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忧。”  相似文献   

2.
掌心朝下     
大学毕业那年,我拿着简历和文凭跑了许多家人才市场,多次碰壁后,我整天呆在家里再也不愿意去找工作了。父母不忍心说我什么,只是暗暗叹息。不久,父亲下岗了,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父亲出去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我却无动于衷。一天,朋友邀请我到酒吧聚会,我向母亲要了一百块钱便赶去了。酒足饭饱后,我站在门外和朋友告别时,听到一个声音:“让我进去吧,我只捡矿泉水瓶子。”“不行不行,这是酒吧。”好熟悉的声音,我扭头一看,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是父亲!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低着头,提着一个垃圾袋。父亲看到我并不惊讶。“你在这干什么?还不回去!”我…  相似文献   

3.
三天的创业培训课结束了最后的一堂课。教授微笑着说:最后,请允许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生长在农村,如果他要有一个好前程,必须读好书,考上大学。可是,他一连参加了两年高考,也没有考上大学。这年冬天,他跟随父亲上山挖冬笋,父亲告诉他,挖冬笋有一个诀窍,就是顺着竹鞭挖。孩子找到一根竹鞭,顺着竹鞭往下挖,很快挖满了一篮子竹笋。但猛然发现,他已经足足挖了一百多米,他从来没有想到一根竹鞭可以那么长。父亲说:“竹子就是靠这样发达的根系维系着生命,你看到过山上有竹子枯死吗?”孩子如醍醐灌顶。过了年后,孩子再次参加了复习,终于金榜…  相似文献   

4.
孪生兄弟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个定还藏着一匹小马驹呢!”职场点睛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差别是很有趣的:乐观者看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河南某报社组织了一次暑期“体验贫困”活动。28名来自郑州的孩子来到了宁陵县的一个村子。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但在体验的几天里,这些孩子的言行却让带队的记者大跌眼镜。下面摘取报道中的几个细节——初到农家,主妇用专门洗了很多遍的碗盛水给城里来的孩子们喝,但孩子们却扭过了头:“呀,这是人用的吗?”吃饭前,农家娃赶紧去压井水让城里娃洗手,城里孩子都惊讶地看着他:“农村人也知道吃饭前要洗手!”吃饭时,城里孩子问主妇:“你蒸馒头之前洗手没?”农妇说洗了。一个城里娃继续问:“那你蒸馒头的时候放屁了吗?”于是,哄堂…  相似文献   

6.
忽然一笑     
胡继刚 《审计月刊》2006,(7):F0003-F0003
作案工具警察抓到一个正在作案的罪犯。罪犯:“我没有罪。因为我只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已,而工具是没有罪的。比如说一个人用刀杀了人,罪过在人而不在刀。”警察:“您是说您是被人利用的工具吗?”罪犯:“是的!”警察:“那好,请跟我走一趟!”罪犯:“为什么?我没有罪!”警察:“请别动。按照法律,作案工具是要被没收的。”儿子的疑问、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做父亲的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是的。”“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孩子又问。“瓦特。”父亲神气地回答。“那么,为什么瓦特的父亲不发明蒸汽机呢?”辨鸟老师问学生:“有两只鸟,你怎…  相似文献   

7.
父亲在老家的农贸市场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生意。门面是小镇里统一装修的,一排十几个门面全都卖副食品,而父亲总是每天卖得最多的一个。有一天,我悄悄把父亲拉到一旁问:“为什么你的生意总是比别人好?”父亲笑了笑说:“你到那边去买两斤花生米试试。”于是我走到另一家门面前,老板挺热情,赶紧招呼。听说我要买两斤花生米,老板口惹悬河地夸起来,说自己的花生米是全镇最好的,也最便宜。其实我知道,全镇十几家副食品店进货都是在一个地方,价格也差不到哪儿去,哪个店都没什么特别优势。当我回到父亲的店面时,一位顾客正在买老姜:“你这姜好吗?”…  相似文献   

8.
45岁的铭先生是位泰国华人,自己开了一家小食品公司。他的家单门独院,两层楼房,现代化家电家具,还有一新一旧两辆汽车。借着新年放假,铭先生夫妇决定带着孩子去中国走一走。记者去给铭先生送行时,颇不放心地问:“你这一走就是10多天,家里没人照看,行吗?”铭先生轻松一笑,说:“没问题,有警察呢。”原来,铭先生一家参加了泰国政府推广的“警察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以为芥末是甜的,就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你怎么哭了?”“我想起了我父亲,就在20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一勺芥末放进嘴里,自然,他也泪水如流。这时,第一位假装关切地问:“怎么你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报警警官罗伯特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从夜总会出来后,发觉自己车里的方向盘、刹车、加速器等都让小偷卸走了。罗伯特表示立刻前往事发地。然而,就…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除裤带妈妈带4岁的孩子到超市购物,入店后便去掉了孩子的裤带。售货员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妈妈说:“他两手忙着提裤子,就不能到处抓东西了。”口吃有一个人在银行开户,委托银行职员为他填表:“您的姓名?”“费费费雷罗·彼彼彼得洛维奇·帕帕帕里奇”“对不起,您口吃吗?”“不,我父亲口吃,那个为我进行出生登记的官员简直是白痴!”最佳搭档做一道好沙拉需要四个人: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倒油,一个惜财如命的人放醋,一个老谋深算的律师撒盐,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搅拌。纸团正在看书的阿凡突然收到从后面传来的裹得很厚的一个大纸团。他很兴奋地剥开,…  相似文献   

11.
莹莹到位老客户那里“玩”,三言两语,客户说,他爸出差了,今下午孩子还要开家长会,这可怎么办?“客户”开服装店,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唯一的伙计,就一个人,走不开。莹莹说,你要放心,我给你看着店面,或是我替你去开家长会。客户说,那最也不客气了,反正孩子你也了解  相似文献   

12.
文硕 《公司》2003,(Z1)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我这儿有那么多副总裁,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要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于是也同意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巨大魅力!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13.
水溪村的一位老人在山脚下放牛,突然一辆小车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老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个当官的。这人果真是领导,他四处看了看,便向老人走去。说:“老人家,放牛呢?”老人笑着点头,说:“领导去哪里呀?”领导好奇地问“:你知道我是领导?”老人说“:知道!”领导笑着说“:你知道我是谁?”老人不知道领导是谁,但老人听人家说过,他们市最大的领导是李书记,便随口说道:“你是李书记。”司机这时也走了过去,说:“老人家,你说对了,他就是李书记,你是不是从电视里见过我们李书记?”老人说:“不是。我们村里还没装电视。”这…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黑人孩子跟着父亲去参观梵高故居,父亲告诉他梵高的许多画是价值连城的。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他问父亲:“梵高在世界上这么有名,难道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不,恰恰相反,梵高是个连老婆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他又随父亲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他又困惑地问:“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5.
上一期结束时留给读者一个故事:“图书馆”的生意,不知读者有何看法?为了有助于读者的阅读,也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这个故事用下面的图文稍加演义一下。发生在右图所描述的情景中有一对父子,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父亲责问:“学校下午3点钟就放学了,你为什么晚上9点才到家?!”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放了学就去了‘图书馆’,而且一直在那儿呆到回家!”  相似文献   

16.
贩卖旧衣     
13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透着渴求的目光:“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家垦日子并不好过,要是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妈妈。”他这才点头,同意试一试。第二天,他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十多天后,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20美元?”“怎么可能?它至多值两美元。”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嘶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并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很快,一个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  相似文献   

17.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者…  相似文献   

18.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信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55期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她不信。“…  相似文献   

19.
不忙的诀窍     
常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的意思是讲在春天作好一年的计划,在早晨作好一日的计划,都是很重要的。还有一句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难在何处?为什么开头难?恐怕答案还在于作计划方面。人的活动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计划性。这个特点在一首歌的歌词中是这么说的:想好了你再做。一个农民年复一年劳作在田间,春种秋收周而复始,似乎相当简单。但每年春天他都要很费心思地去想,今年种什么?什么时候种?自己种还是雇人种?能收入多少?需要投入多少?买什么种子?这一连串的问题,他都要考虑周到了,然后,他才能去行动。这一连串的思考,就是作计划。计划是管理的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狗熊瞎掰     
黑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一路过去,最后捧着一只棒子,美滋滋地回家了。野猪笑他:“黑熊你真是瞎掰,忙乎半天,就拿了一只。”“笨蛋!你没看见有人盯着嘛?我要都拿回来,他下次还让我掰吗?”狗熊也会给人下套? 美国第9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做是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