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四川省汶川地区地震受灾的情况,以"5·12"地震灾后图书馆恢复重建研究为基础,从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重建重点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对汶川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岳 《湖北审计》2011,(9):54-54
前年,我作为审计署选派干部到汶川地震重灾区甘肃省文县审计局挂职锻炼一年.今年又有幸参加了审计署联合审计组对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那里的一山一树、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情一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我为灾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3.
重建家园     
《中国发展观察》2008,(7):F0004-F0004
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转入灾后重建阶段,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国务院制定并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用专门的行政法规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行规范。在灾区,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已经有序展开:受灾民众从废墟中找出可以使用的家具搬进新建的过渡性安置房,农民返回田间地头抓紧时间夏收夏种,部分企业已经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4.
在“5.12”特大地震中,房屋损毁严重,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都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按照国务院做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此,各级政府按照《条例》的精神,相继出台了灾后农村房屋重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秘书工作》2010,(6):32-33
5月1日至2日,温家宝再次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了解灾后群众安置情况,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6.
郭莲纯 《中外企业家》2014,(10):236-237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地震及伴随的次生灾害使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灾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通过灾后建设恢复灾区经济,保障灾民长期物质生活的同时修复脆弱的生态系统,这是摆在灾后建设决策者面前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从灾后重建的步骤看,涉及到的人和自然关系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本文从认识层面着手,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力图科学地揭示长期的生态保护与尊重大自然在灾后建设和规划中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回顾建国以来历次大地震后我们在灾后重建中的生态修复措施,反思并思考我们在未来的灾后重建中如何促使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向良性互动转变。我们要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契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7.
财经要闻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0年灾后恢复重建基金预算200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央财政加快了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拨付进度,2009年灾后恢复重建基金预算1300亿元已全部下达。近日,中央财政又提前下达四川、  相似文献   

8.
张彦 《现代审计》2011,(6):43-44
玉树地震灾区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区山体滑坡崩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林业、环保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区生态状况面临严峻挑战。灾区在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支持和帮助芦山地震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3128号)的有关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  相似文献   

10.
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要大力借重民间资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尽善 《经济界》2008,(6):16-18
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需巨大资金,各级政府及援助资金难以满足灾后重建需求。灾后恢复重建应借重民间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8,(7):12-13
6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做好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做好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保障》2008,(8):53-54
<正>人社部明电[2008]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副省级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就做好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灾后规划与产权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产权.城市最基本的制度"原型",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城市"发达"与否,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抵押未来的收益,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因此,未来灾区规划中,产权的恢复和重建,应当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1)政府兑现所有震前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基础设施,恢复所有人的产权;(2)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和社会帮助,恢复损失的个人财产;(3)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建政府与私人,私人与私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如果此次恢复重建是利用市场的途径,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的,现代城市制度就会在灾区城市生根,而这将是留给灾区社会经济的最大财富.  相似文献   

14.
《山东劳动保障》2008,(7):40-41
人社部明电[2008]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副省级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就做好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工作通知如下:一、大力开展人才对口支援工作各级人事、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文章显示,目前灾后重建理论有如下特点: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建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建原则;2、将灾后重建视为灾区发展的契机,表达了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3、灾后重建理论视野广阔,对灾后产业集群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对不同区域空间的重建做出了积极思考;4、灾后重建理论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为例,梳理了汶川大地震对四川以及全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总结了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恢复重建政策在不同区域之间显现的经济社会影响。结合灾区实际.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恢复重建政策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按照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要求,今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决战决胜乏年,随着大批灾后重建工程的竣工,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摆上了重要日程。为搞好灾后重建项目竣工结(决)算审计,应合力打好这场灾后重建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抢险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阶段,灾区群众要有活干、有保障、有收入,心里才踏实!""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这是四川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多次前往雅安灾区,与基层人社部门负责同志交流叮嘱最多的话。面对灾区就业难和经济下行压力,雅安市高度重视并积极化解灾区就业难题,1-7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59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98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3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控制在4%以内。通过灾后4个多月的努力,全市灾后就业援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实现了灾区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千方百计做好灾后就业援助工作,努力实现地震灾区户户有就业。"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家和四川省高度重视灾区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系列政策意见。在震后第6天启动了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行动;震后1个月内组织重灾县劳动者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开展了送培训、送岗位信息到灾区活动,举办了系列灾区就业援助招聘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为帮助灾区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推进灾后重建步伐,青海省玉树州劳动保障局首批开发了600个公益性岗位,经过审核,已有433人上岗,其中治安协管180人、环境卫生148人、卫生防疫70人、交通协管35人,他们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将根据灾区实际需要,继续开发有利于灾区就业和重建的公益性岗位。  相似文献   

20.
朱兵 《现代审计》2008,(4):17-17
成百上千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资金即将投放到地震灾区,管好用好这样巨额的资金.按照市场原则高效配置。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效率。为确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不成为“黑洞”.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灾后重建上.笔者就加强地震灾后重建资金使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