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顾海军 《财会月刊》2008,(11):14-16
一、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的计算 通过对会计利润进行适当调整,计算出按税法规定可在以后年度用税前所得弥补的亏损额。计算公式如下:可在以后年度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的亏损额=税前亏损+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按会计准则计人损益但按税法规定不确认收入或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费用±会计上已计入损益的收入与税法规定的收入之间的差额±会计上已计入损益的成本费用与税法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其他应进行纳税调整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以及应纳税额,并进行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当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必须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并依据会计理论进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行的营业税税法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存讫营业收入款项或以得索取业收入款项凭证当天(对建造工程而言,取得索取收入款项赁证通常是指办理了工程结算件),纳税期限为次月的5日,10日,15日或1个月,而《建造合同》准则规定收入确信的时间有三种,即资产负债表日(指南解释为年度的最后一天),合同完成时,能得到补偿的费有发生当期,且所确认的收入是指已完成部分预计可以收回的收入,并不一定都取得了收取款项的凭证,上述二对收入的确认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时间方面的,各自规定确认收入的时间点不同,二是确认条件方面的,按准则确认的收入是指工部分预度可以收回的收入,按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点不同,二是确认条件方面的,按准则确认的收入是指完工部分预计可以收回的收入,按税法确认的收入是指已收取的收入和取得索取凭证收入,显然《建造合同》准则对营业税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中明确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5.
一、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的计算通过对会计利润进行适当调整,计算出按税法规定可在以后年度用税前所得弥补的亏损额。计算公式如下:可在以后年度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的亏损额=税前亏损 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按会计准则计入损益但按税  相似文献   

6.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进行纳税调整?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应交纳的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即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确认收入,不计入企业接受捐赠当期的利润总额;按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  相似文献   

7.
郦霞 《铁道财会》2004,(3):75-78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的两个不同分支,各自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企业会计对收入、费用确定必须遵循一般会计原则,而所得税收入和费用确认是以税法为依据的,一般会计原则与税法在确定收入和费用时必然有所不同,这样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利润与按一般会计原则计算的利润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为公平税负、合理计算个人所得税,国家对纳税人一次性取得数月奖金及月工薪收入波动大的特定行业,制定了特殊计税规定,比以前计税方法更简捷、更合理。本文对这两个特殊的计税方法作些介绍。一、一次性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等计税首先,将该项所得单独视为一个月的工薪收入。其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由于以前各月工薪收入计税时已按税法规定作了必要扣除(扣除额为800元),所以对该奖金收入原则上不再重复扣除,直接以奖金收入全额做为应纳税所得额。但是,对于纳税人领取奖金当月的工薪不足800元的,允许将当月不足…  相似文献   

9.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制征收方式,不同的收入类别适用不同的纳税方法。其中,工资、薪金所得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劳务报酬按比例税率计算征收,并且其费用扣除标准也不一致,因此,同样数额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与按劳务报酬所得征税,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是有差别的。正是利用这种征税方式的差异,结合现行相关税法的规定,公司董事可以对每月领取的劳动报酬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以来,增值税收入在税收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居于首位,国家为了平衡税负,保持增值税征收的完整性和扣税链条的连续性,促进增值税的规范管理,税法上将某些不符合销售行为的商品流通规定为“视同销售”行为,所谓视同销售是指在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因税法和会计在确认收入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一、“应收利息”放在表外科目,不申报纳税。按税法规定:二年以上逾期贷款的应收未收利息,可放在表外“未收利息”科目核算,不征收营业税。一些银行把当年收回的贷款利息和不属逾期贷款的应收未收利息也作为逾期贷款利息核算,不申报纳税。二、将其他收入放在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不申报纳税。税法规定,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暂不征收营业税。但金融部门将非部门资金利息收入也划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范围,不申报纳税。三、委托贷款不按规定扣税。委托贷款是委托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指定的对象、用途和额度所发放的贷款,其利…  相似文献   

12.
蒋苏娅 《电子财会》2007,(12):40-43
新准则的施行,一改过去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补贴收入,税金支出或资本公积的做法,而对占多数的政府补助采用递延方法,在规定期间或规定条件满足时,才按规定的方法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政府补助,除拨付时明确规定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按税法规定都应该计入所得额征税,而且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应是企业“实际收到”补贴的当期.不存在递延所得和分期计税的问题。这样,就由此产生了会计计量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并导致一系列的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笔者现以新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讨论新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与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义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被称为“淘宝大学”,在这里60%的学生生活费全靠自理.三分之一的人月收入接近普通白领.学生一年创收2500万元。图为谊校的一间教室.俨然成为了物流集散地。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数据》2011,(12):4-5
99亿元 财政部公布,今年1O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352.37亿元,比9月份减少99亿元,比8月减少130亿元。税法修正后,纳税人负担普遍减轻,约有6000万人不需要再缴纳个税。  相似文献   

15.
葛建 《会计之友》2009,(12):59-60
小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按会计规定记入“固定资产”、“待转资产价值”等科目,没有确认当期收入;现行税法规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发生的捐赠支出,列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顼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即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捐赠资产应视同销售计算缴纳流转税及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和应纳税额,并进行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税务会计调整是将会计收益(利润总额)、会计收入、应交税金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所得或税收收益)、应税收入和应纳税额。财务会计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按产生原因和性质可  相似文献   

17.
滕绍娟 《会计之友》2007,(9S):38-39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与基于相关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宽泛于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此种情况在账务处理时,需要在执行准则的基础上同时执行相关税法或者直接执行税法。  相似文献   

18.
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总的来讲会计准则与税法对于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是趋同的,两者在收入的确认上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因税法与会计准则的目的有所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主要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9.
彭新媛 《财会月刊》2013,(5):122-122
一、利用个人所得税的临界点进行纳税筹划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根据国税发[1994]127号文件和财税字[1998]12号文件的规定,对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和体育彩票的中奖收入,凡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含100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0000元的,应按税法规定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20.
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和应纳税额,并进行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税务会计调整是将会计收益(利润总额)、会计收入、应交税金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所得或税收收益)、应税收入和应纳税额。财务会计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按产生原因和性质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