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3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司法》的修改并于2014年实施,修改的内容集中在公司注册资本。本文介绍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对债权人利益带来的影响,通过公示公司资本信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债权人的权利救济途径来探析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2.
宁杰 《中外企业家》2014,(1):201-202
浮动抵押设立后担保人可以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自由处分抵押物,加大了债权人的权利实现风险。在我国信用失信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立法允许非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担保人设立浮动抵押,由于这些主体缺乏财产监管制度,不利于维护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权人在市场交易中,应根据浮动抵押担保人的组织形式、信用度对浮动抵押担保人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法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投资者之一,公司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法律之所以应该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原因在于公司的两种资金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往往会存在利益冲突。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公司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往往在股东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论述涵盖了公司设立、运营以及终止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债及债权人的定义,并依据相应的规定对债权人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其次说明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受损的事实,并从具体的角度分析了保障债权人利益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比较重要的法律制度做了表述和评价,既肯定了其中的优点,也指出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再次是对公司中极易出现债权人利益受损特定情形的分析,主要出现在公司合并、分立过程中。最后则是一些制度层面的建议,主要是从公司董事等高管的角度、清算验资等中介机构的角度、公司本身等进行了完善。总的来说,债权人利益保护贯穿于公司从产生到消灭的整个过程,其已成为现代公司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张杰 《中外企业家》2013,(8Z):125-126
股东与债权人是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在多数情况下,双方从企业的持续增长中各取所需(股本增值和利息收入),实现共赢。协调好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对提升公司竞争力和业绩无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股东和债权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问题,揭示了这些冲突的种种表现形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办法。  相似文献   

6.
论一人公司中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人公司存在着易滥用公司人格,进而危及债权人利益等问题,如何对债权人利益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是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的设立、营运及清算三个阶段,分别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找到遏制一人公司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方法,促进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以诉讼方式行使,其行使范围应当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此处"债权人"作何理解?若有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是全体债权人还是行使权利的特定的债权人?笔者认为以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实属不妥,那么以行使权利的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又作何理解?本文正是从解决这两个问题出发,提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诉讼请求范围。  相似文献   

8.
公司的股利政策提供了一个如何来同时处理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分歧问题的恰当的工具。股利的支付减轻了股东对内部人剥夺他们权利的忧虑,而这却加重了债权人对股东剥夺他们权利的忧虑。基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企业内部人应该设定一个如何使得股东权益与债务的代理成本最小化的股利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沪市的706家上市公司在2008-2010年的2118个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当股东(债权人)权利缺乏足够的保护时,股利对债权人(股东)权利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公司的股利政策提供了一个如何来同时处理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分歧问题的恰当的工具。股利的支付减轻了股东对内部人剥夺他们权利的忧虑,而这却加重了债权人对股东剥夺他们权利的忧虑。基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企业内部人应该设定一个如何使得股东权益与债务的代理成本最小化的股利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沪市的706家上市公司在2008-2010年的2118个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当股东(债权人)权利缺乏足够的保护时,股利对债权人(股东)权利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使董事权力迅速膨胀,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来自董事权力的极大威胁。而现有法律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很不周详,使公司债权人难以避免董事违法行为的损害。本文主要借鉴了英美法系的立法例进行分析,认为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董事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一人公司公司设立阶段的债杈人法律保护制度是公司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第一道屏障,即在一人公司公司设立条件和程序上充分考虑可能出现和危及债权人利益的各种情形,并设计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强化对一人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谢育敏  叶剑华 《企业经济》2004,(12):188-189
破产制度是指清算不能清偿债务的债务人的财产,通过破产程序而使债权人获得公平清偿的法律制度。我国新破产法在破产还债程序各项具体制度的设计中,要尊重债权人在实体和程序上的权利,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价值取向。本文从完善债权申报制度、财产管理制度两方面,思考如何体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论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种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其原因有:一方面可能是我国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滞后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法律对债权人权利保护的不得力及对侵害债权人利益的当事人惩罚不力有关。鉴于法律制度是一种保证事后补偿的机制,其完善与执行得有力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在当前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与法律完善周期的间隔当中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其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就是本文所要构建的债权治理模式——“银行”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5.
熊进光 《企业经济》2004,(9):155-156
公司因其经营失败或其他原因而终止解散时应依法进行清算,以体现出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均衡保护。应以公司法的修改为契机,通过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完善公司终止时的非破产清算制度,以及确立人民法院在债权人利益保护中的最终地位、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功能等途径来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六次会议顺利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并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法》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法》改革的重点。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此次转变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入手,第一部分具体分析了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写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第三部分提出在当前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形势下,我国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价值在于可以由法院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作为公司债权人的商业银行,更应关注此制度,充分利用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信贷债权。本文通过分析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价值及适用条件,有针对性地研究人格否认制度在银行债权保护中的具体适用情形,以有效维护银行债权。  相似文献   

18.
公司合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公司合并中,涉及到原有公司股东权益保护、公司员工利益,而且对公司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重视,原因在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即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原则上公司的债权人不能对股东提出请求,只能和要求公司偿还债务.因此在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前提下,如何使公司合并不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收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合同合并中对债权人的保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05年制定的《公司法》将一人公司正式"合法化",初步构建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缺乏专门规定,无法满足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要求。如何在保护一人公司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0.
梅奕敏  施秀艳 《活力》2005,(11):100-101
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律制度对解决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并非强而有力,与股东、公司相比债权人利益保护明显处于劣势,存在许多不足,应尽快从各方面完善债权人保护制度,以实现股东与债权人衡平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