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同与小康     
“大同”与“小康”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两种不同的理想社会形态,均出于《礼记·礼运》篇,其作者通过孔子之口描绘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状况,称“大道之行”的时代为“大同”,称“三代之英”的时代为“小康”。  相似文献   

2.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源出《诗经》的“小康”二字,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相似文献   

3.
《农机市场》2020,(1):4-4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反映了小康水平的高低。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则着眼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升华。只有培养和增强公民环境保护与公民环境意识 ,实现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相似文献   

5.
“十五”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在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稳步地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那么,进入小康社会后,城镇居民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古语道:“民以食为天,以居为安。”。在“吃、穿、用、住、行”老百姓这五件大事之中,“住”最为重要。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吃、穿、用”达到小康,不难,关键在于住房,“住”是最根本的建设,最大的投资。“住”得如何,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人都拥有舒适的住房。”这是世界各国发出关于住房的总体要求。国家建设部前任部长侯捷曾说过一句颇有影响的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这说明在小康社会中人们的居住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关注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后,“中产”已经成为继“温饱”、“小康”之后,又一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和标准。  相似文献   

8.
《价格与市场》2002,(12):5-5
小康 ,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 ;小康 ,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 ;小康 ,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但是 ,中国老百姓几千年难圆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为现实。二十世纪末 ,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重大事件。小康 ,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 ,小康最早在西汉《札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 ,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 ,作为一种社会理想 ,逐步走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1 979年 1 2月 6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  相似文献   

9.
一、小康是一个充满韵味的中国式的概念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的《诗·大雅·民劳》篇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说法。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描写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栖霞’的关键一年。”南京市栖霞区区长袁文荣在年初的“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必须把质量兴区工作作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栖霞’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出具有美好蓝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1979车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小康概念,但目前我们还只是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  相似文献   

13.
吴江,大步跨入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级市行列。但吴江人依然感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号召。而在23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首先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构想。回顾23年来的历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产生了质的飞跃,2000年全国已基本实现小康,河南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位于河南东部的农业大市——商丘,小康进程如  相似文献   

15.
“九五”时期,是贫困地区走向21世纪至关重要的时期,按照中央和省“九五”计划以及《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稳定解决温饱、基本消除贫困、逐步缩小差距、努力实现小康。就恩施州而言,必须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即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发型经济、温饱型经济向小康型经济的转变。具体来讲要搞好八个调整,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费关系民生福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城乡居民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对消费质量和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突出表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更多选择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商品消费。  相似文献   

17.
奔小康是九十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也是一项打基础、壮实力、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实现小康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重要内容的组成部分。关于小康目标,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相似文献   

18.
廖九如 《消费经济》2004,20(2):15-16
今天举办“诚信·维权”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几年来“健康消费”、“科学消费”研讨的继续和深入。这次研讨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征途中,对于进一步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们柴荆岭镇小康建设工作队,继三月底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后,四月份围绕制定村级“奔小康规划及实施方案”,协助金狮湖、詹家冲、丰山岗、双乐坡四村制定了奔小康五年发展规划,具体作法主要分四步进行:一、分析村情,统一认识,是制定小康规划的主要前提。 1、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帮助驻点村对本村的自然资源,生产状况,社会设施,精神文明,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认清各自发展优势与潜力,确定发展战略,为制定规划打好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宣传奔小康,帮助广大于部群众提高对小康工程认识的过程。詹家冲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卫同志说:“县里把我们村作为首批奔小康试点村,我们深受鼓舞,又感责任重大,有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比较切实的措施,我们制定的规划就一定能实现”。 2、转化思维模式,破除头脑中“左,小,老,难”的观点。破“左”。即破除“假、大、空”,切忌“规划”脱离实际,成为一纸空文;破“小”。即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小打小闹的观点,力  相似文献   

20.
<正> 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提出,到本世纪末使中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从此,“小康”作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无限向往。随后,党的十三大将其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跨进新世纪门槛之初,驻足回首,我们的目标达到了吗?我们“小康”了吗?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