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宁 《财会通讯》2021,(11):157-160
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公共经济权利,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对地方政府解决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增加而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模式,然后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地方政府成熟的债务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融资机制、融资成本以及偿还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力求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片     
《审计月刊》2010,(4):F0004-F0004
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钟祥市审计局对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外债和政府债券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摸清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保障财政安全和金融安全、促进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责任制度等方面的建议,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证。图为审计人员在认真核实政府债务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陈浩 《上海房地》2015,(3):44-47
近年来,地方政府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资金瓶颈以土地财政为依托建立了地方融资平台。土地财政和地方融资平台之间关联紧密:在经济繁荣时,土地财政膨胀引发地方融资平台过度借债;当经济增速放缓时,土地财政缩水又会影响到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偿还。地方政府性债务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土地财政为依托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张丰 《价值工程》2019,38(18):30-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在囿于地方财力紧张的条件下,为保障城市化进程的资金需要而创新出来的一种融资模式。它的出现对促进地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平台债务风险不断积聚以及宏观政策环境趋紧,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将面临"何去何从"的困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结合自身资经营状况综合考虑合适的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赵晨 《西部财会》2023,(12):73-75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逐渐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以进行举债融资,然而部分地方暴露出举债过度等问题。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监督和约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力工具,能有效揭示违规举债问题,监督平台运行,防止风险累积。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阐述债务审计的意义及关键点,深入研究目前债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防范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加强对平台的审计监督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主体,债务规模不断增长,举债方式不断创新,隐性债务比例上升,政府资源、资产和债务信息披露存在缺陷,债务风险不断聚集,防控难度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基于宏观管理视角,应对症下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产生的根源;多方努力,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进行了投融资体系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逐渐成为较为活跃、引人注目的融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不规范,其无序发展产生了诸多风险.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简析 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解决地方经济项目建设而设立的融资机构.  相似文献   

8.
闫大广 《价值工程》2010,29(20):35-36
为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务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和处理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工作。本文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现状,分析了其内在组织结构,并通过分析平台贷款的潜在风险,相应的给出了一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邹剑锋 《经济界》2014,(6):20-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的通过,解除了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务的禁锢。紧接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发布,则真正赋予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权。但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最大的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量巨大,而且资金投向特征倒逼今后几年的信贷投放量高企。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乐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前,有可能引发区域金融风险。本文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存量及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乡新社区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政府融资平台为新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更好的为新社区建设服务,政府要从扩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完善债务法制机制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融资促进新社区基础建设等方面优化融资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今年3月,湖北省钟祥市审计局按照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对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外债和政府债券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摸清地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地方债务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截至2013年初,地方债务占GDP的比重约40%,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是这一问题还是引起了人们的警觉.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反映的是如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地方融资体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地方政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以往的地方融资体制和机制已经屡遭诟病,土地财政难以维系,不规范、不透明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隐患极大,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地方政府的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构建与转变政府职能相匹配的、可持续的地方融资体系呢?通过借鉴本国历史或许会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在城镇化发展以及经济刺激政策下的“中国特色”,其诞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意义,但后期随着债务风险的逐渐加大,危机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结合博弈论,以数学模型模拟假设的方式,综合各方策略博弈,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效性和风险性,探索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载体,其债务特点和风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但由于缺乏数据,因而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选取全国30家投融资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平台公司的举债规模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平台所属层级呈正相关;平台公司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土地资源进行融资,所融资金多投向市政建设公益类项目,偿债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30家平台公司2009—2014年数据,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发现宏观上经济下行,中观上地区财政不良竞争,微观上平台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孙婧 《会计之友》2013,(9):58-61
2008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债务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财政正常运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文章指出导致巨大地方债务规模的问题为,信息不对称、预算软约束和融资平台不规范,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过度增长,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6.
PPP模式的工具性特征使其具备政府债务治理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合文献研究、政策法规梳理和专家访谈,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认定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从项目合规性、融资机制、回报机制、运营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以及融资平台转型等多维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独特形成机理,建议针对PPP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巩固债务治理功能、促进提质增效、强化绩效管理、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等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发[2010]19号文件对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提出了原则要求.目前有关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还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的规范要求并结合交通基础设施融资的特点认真分析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基本特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交通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蒋雷 《中国总会计师》2013,(10):123-125
所谓地方政府性债务,是相对于中央债务而言的.二者均是以公共部门作为债务人,并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向另一个经济主体即债权人承担一定的义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我国历史上有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解决政府融资的先例,但是由于在债券的发行过程中出现过重大问题,之后的《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于是我国采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形式代替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  相似文献   

19.
地方融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财税体系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的壮大和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在降低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发挥地方融资平台的作用值得深思。文章主要从风险角度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方向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相关概念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潜在的风险,探讨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可行性及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