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尤以真实性为最,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会计信息失真已渐成为社会性的顽疾。一、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对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着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所失去的是经济业务的“真”实面目,即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经济业务。造成这种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源于会计理论和会计法规等方面。可称为“制度性失真”,属会计人员的不可控范围,其责任不在会计人员。这种失真一般可以通过外部规范解决。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种界定,即认为是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丧失。上述前一种造成失真的原因中,有些由于会计方法(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如权责发生制确认标准)在客观上也造成会计信息的传递失真,但其并未违背真实性原则。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是因会计人员主观上违背会计行业有关法规制度“真帐假做”或“假帐真做”甚至是“假帐假做”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种“故意失真”是由于会计人员出于一己私欲,或是遵从领导授意,通过“造假”来达到侵吞会计主体利益的目的。本文拟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伦理的角度来剖析会计人员的主观上故意失真的根源。二、从国人的文化背景看会计信息失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史。在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实质是要在会计领域中“打假”,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试就这一个课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是指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是主观的、故意的,其责任在于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二是“经济业务失真”,是始领导或会计人员对各单位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活动认识不…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会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还是会计质量低下的重要表现.因此,要想提高会计质量,就必须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本文将从解析会计质量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开始,逐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以期提高会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叶青 《福建金融》2002,(1):38-39
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及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原因;一定时期的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构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外部原因。因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既需要努力消除和改变易于导致其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周茵 《财会学习》2005,(5):67-68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的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认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必然,人们只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不能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的从分析会计制度出发,认为由于会计制度未进行充分、博弈,使内部人可利用会计方法盈余操纵,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为了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引入了会计委派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市场上会计商品质量差主要是指假冒伪劣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充斥会计市场,质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其表现形式通常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按照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其业务能力的限制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三个特点:①当事人并无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主观愿望;②会计信息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③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的当事人得不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达到非法的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具有多方面原因,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应是其中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文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顽疾,并提出了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都发生了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件。例如国内的银广夏、郑百,美国出现的轰动世界的“安达信”事件等。一连串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使人们对会计事务所以及会计职业部产生了一种信任危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和会计人员不诚实守信、不遵守职业道德,那么会计从业人员失信的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但更主要是主观的,根据主观原因不同又可分为有意造假与无意失实。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有意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作弊行为,此种行为在本中称为是“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10.
规范会计行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会计信息已占到整个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是市场经济公平、高效运转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一定主体行为的结果,从行为人动机来区分,会计主体故意违背会计规则,就会引起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会计主体不是故意违背会计规则,而是采用不当的会计行为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属于行为性失真。上述两种会计信息失真都是由于会计行为主体在执行  相似文献   

11.
刍探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领域中的一大顽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颇多,从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制度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三个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还会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分析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资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目前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八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由会计规则执行者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体执行行为所导致的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认为,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有限性。本文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区分为个体性失真(包括过失性失真和非过失性失真)和群体性失真,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两个角度对个体性的过失性失真进行分析,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角度时个体性的非过失性失真进行分析,从会计规则、会计技术、组织特征和社会文化等四个角度对群体性失真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监会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每年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作出新的规定。然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损益核算不实,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企业违法违纪行为严重。会计信息功能弱化,在依据上失去了价值。因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制定整治措施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风波不断,随着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蓝田股份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披露,股票市场经历了异常前有所未有的危机。产生种种恶劣社会及政治影响。在诸多言论中,似乎有一种倾向性的意见:会计造假是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所为,本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表现形式、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控制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一)会计信息及其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数据资料,是由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是引起城乡信用社会计风险的主要方面,本文将对城乡信用社会计信息失真及其防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初探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时代金融》2012,(11):124+129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领域中的一大痼疾,也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热点。会计信息失真表现为多种形式,对它的治理须从会计法规体系、社会监督体系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工作,将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案此起彼伏,当前我国会计环境令人担忧。本文从我国会计环境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完善和治理对策,期望能通过重塑会计的内、外部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