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浅谈了我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他们的配合方式、现状.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经济状况,分析了我国目前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的原因,并对加强二者的进一步协调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本针对目前我国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扭择两大财政政策工具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立国安邦的根本,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从2003年正式拉开序幕至今已经过去八年,为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财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相关政策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成效如何,还存在哪  相似文献   

4.
黄崇利 《经济师》2003,(2):175-175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即 :努力促使大量闲置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产业 ,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运用企业化模式经营和管理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5.
韦军 《时代经贸》2010,(12):1-1
文章在简要分析我国“三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再次成了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从不同的侧面来剖析“三农”问题的成因,并探讨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较低的农业效率,一方面内生于农业特性所决定的可分工程度小,从而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外生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约束。因此,“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滞留。通过中心城镇的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分工深化来改善农业效率,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三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曾芬钰 《经济问题》2002,(12):73-74
当今我国“三农”问题,主要是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外部、农村外部,只有跳出“三农”,才能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9.
一、新阶段的新问题。 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可以从几个层次加以分析: 第一个层次,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下降。1997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降至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是2.1%。农民收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是农业大省,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农”问题在吉林体现得最为典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注重发挥本地优势,运用先进科技,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是吉林省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刘兵 《经济视角》2005,(2):47-49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具体要求”?第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开发人类资源.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2.
邓伟 《财经研究》2016,(8):40-50
财政政策既要发挥内在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又要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具有与“机会主义”策略一致的内涵。文章将“机会主义”策略融入财政政策规则,对我国财政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节是否表现出“机会主义”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我国财政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目标值的关注表现出较强的时变性,且其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依赖于对经济增速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当经济增速与中间目标的偏离位于区间[-0.95%,2.85%]内时,财政政策将发挥内生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表现出较强的惰性;而当经济增速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位于该区间外时,财政政策则表现出较强的活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业税在我国的实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基层政府财政对其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全部免除农业税后,虽然表面上会直接减轻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源未除,免税之后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反过来有可能间接损害农民的利益,使“三农”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甚至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深入探究“三农”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从根源上分析和解决“后农税时代”的“三农”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五”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体制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改变城乡差别发展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期末,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和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作用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趋好。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供求矛盾趋于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优质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增收幅度由低走高,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继续增加。这些良好的局面为确保“十一五”时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就业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分析我国失业状况,可发现我国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供给因素造成的,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政府可通过稳健的财政政策去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对就业信息咨询、培训提供经费支持的力度、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达到治理失业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三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彦英 《经济师》2009,(5):28-30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失业状况和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成效及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近期我国缓解失业压力、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宏观对策思路和财政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