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舒先林 《企业经济》2005,(6):103-104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不仅是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建立现代跨国石油集团的重要途径。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石油投资面临着政治、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由于海外投资的风险既与外部环境因素有关,又与企业内部条件相连,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多方对策,有效规避海外石油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举措,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活动,不仅要面临外汇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威胁,而且还要应对政治风险的挑战。本文在总结我国海外投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规避政治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下,石油资源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和"命脉",伴随着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地位的日益上升,对于石油的争夺战成为了世界格局下最为敏感的话题,也是每个国家发展中必须面临和接受的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海外业务,保障国内石油资源长期稳定及时供应。石油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因此,做好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的预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科学方法制定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社会风险预警管理指标体系和预警管理策略体系,对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时规避社会风险起到指导作用,保证海外投资平稳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在巨大市场的推动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企业正在加速他们的国际扩张,纷纷"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但是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企业明显放慢"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的发展步伐。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来自市场的各类风险,同时也不断遭遇各种政治风险。了解、关注、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政治风险,并且制定正确的应对、防范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和机遇相伴而生的往往是风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将要面临政治风险、法律政策风险、文化风险、自然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虽然风险没有办法来完全规避,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全面的法律尽职调查、利用海外投资保险分散风险和企业自身风险管控来进行预防,尽量减小投资风险并把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或将产品出口海外时,风险管理基本上仅限于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微观风险。而随着对外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规模与日俱增,各种国家风险日益显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决定性风险。因此,分析、评估、管理和监控这些风险应成为日常经营活动中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唐斌  杨荣 《财会月刊》2010,(12):23-24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海外投资在面临巨大经营性风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非经营性风险,绝大部分企业积极主动地利用国家提供的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性投资保险工具管理自己的海外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海外投资在面临巨大经营性风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非经营性风险,绝大部分企业积极主动地利用国家提供的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性投资保险工具管理自己的海外投资风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中国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以使石油企业认识并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通过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由财务风险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至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2010年我国企业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截止2010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2588亿美元。然而,尽管我国企业正加速对外直接投资,但是中国跨国企业缺乏对东道国政治风险的防范意识与措施。如果不是利比亚内战爆发导致中资企业在利比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企业可能仍然未知东道国政治风险会对海外投资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经济损失。因此,在中国企业正加速"走出去"的背景下,如何防范东道国政治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我国海外投资保护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政府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海外投资企业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如何防范和监管其风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完善海外投资保护保险制度,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建立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院文章从地域、政治力量和影响范围等角度,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蚕食性征用风险;恐怖主义、政治性绑架和勒索;社会骚乱、动乱和内战;东道国政策的负面变化等,并分析了海外政治风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东道国的内部因素解释了海外政治风险的成因,最后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闵剑  张友棠 《企业研究》2012,(18):39-41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困境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企业视角和政府视角探索风险管理路径,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定位方面构建出风险预警定位系统,从政府引领角度建立包括政策法律保障体系、投资保护体系、管理监督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金融支撑体系的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为我国地方性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新机遇,陕西地方性海外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陕西地方性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面临较多风险因素,在海外投资保障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求陕西地方政府完善海外投资保险机制与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同合作,以推动陕西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员工跳槽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有的员工甚至在一年之内都可以换上好几份工作。对于石油行业来说,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石油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他们以高薪酬、高福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离开国内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石油人才短缺危机。本文就目前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石油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的风险作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肖艳玲  杨旭  李丽萍 《价值工程》2010,29(31):51-52
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日趋兴盛,海上石油国际合作项目面临的政治风险正日趋隐蔽和复杂,使得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了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运用事故树法分析海上石油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政治风险,建立海上石油国际合作项目政治风险事故树,分析得出政治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避政治风险的对策,为我国石油公司在今后开展海上石油国际合作时的政治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振智  刘宏江 《价值工程》2012,31(28):95-96
本文从分析影响石油储备安全评价的石油供应、需求、风险和价格等因素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石油储备安全评价体系,并根据专家打分法和中国石油能源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供求因素是影响石油储备安全的重要方面,而供求矛盾的加剧和石油价格的不断走高,使我国石油储备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从而,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险出炉     
《中外企业文化》2006,(8):94-94
“海外投资险”首现广东市场 近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在广东省首次推出了“海外投资保险”和“全球保单”。海外投资保险承保的风险为征收、汇兑限制、战争以及政府违约等政治风险,通过海外投资保险,投资者可以有效规避政治风险,减少损失。同时中国信保的海外投资保险服务还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融资条件。据悉,与一般的商业保险不同,海外投资保险是一项政策性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不断的走出国门,向外发展,积极进行跨国并购。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要想在世界市场生存及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竞争力,跨国并购成为了中国石油企业获取资源,扩大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7,(5):104-105
文章以中国石油价格为研究对象,选取6个风险因素及25个子指标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析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进行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石油价格风险处于较高级别,并有上升趋势;政治和市场因素是影响我国石油价格风险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