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和最基本的国情.同时,农民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权利的贫困,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根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尤其是要关注农民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问题,而组建农会对保障农民权利、发展农村经济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实践背景之下,"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农村的贫穷在于发展资金的缺乏,农民的贫穷在于发展权利的流失,所以,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发展资金的通畅和农民发展权利的取得,切实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是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要想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消费需求。而发展农村市场是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就必须加快完善我国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有鉴于此,主要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以及农村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等各方面,农民一直没有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待遇。农民权利的缺位不仅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难以得到改善,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更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建立起农民权利平等保护的制度保障,加强农民权利的法律救济,以真正实现农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流通的好坏综合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当前,流通在国民经济诸多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和消费。因此,搞好市场流通工作,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市场是一个大市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改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必将成为商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促进生产,启动消费的重点是抓好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综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大农村文化政策倾斜,加大农村文化机构改革力度;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改善农民文化消费环境;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管理,维护农村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弱势群体——农民环境权利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在政治、经济、文法等方面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们在环境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由于现行社会制度下农民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农民环境权利保护的忽视,农民的环境权利正在被法律边缘化。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农村环境每况愈下,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从法律层面对农民环境权利加以特别保护和救助,以实现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正义是法律价值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权是指社会成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经济保障和物质帮助,以维持一定生活水平需要的法律权利。社会保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是保障公民充分享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获得主体自我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农民的社会保障未全面覆盖,绝大多数农民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得不到充分实现,这已经成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9.
论完善农村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颖  张友祥 《经济纵横》2005,(10):28-30,47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帮扶农村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完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目标锁定于此。拉动农民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扩大农民消费有很多制约因素,如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其中,农村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希望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启动农村市场,从而扩大农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随之而来引发了农村土地征用的常态化,并产生了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现象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的部分现实权利,也无形中造成了无地无保障的弱势群体的出现,因此必须制定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如此庞大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完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制度也显得尤为迫切,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广大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要求的。  相似文献   

12.
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人力资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市场制度无情的竞争机制以及各种名目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引发的“就业替代”效应,政府、社会对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扶助不足和法律援助缺位,是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法律的保障援助和社会的关注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经济权利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农民经济权利得不到保障,就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农民的经济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4.
满足广大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是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要义之一。文章在对东、中、西部三个城市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消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揭示了当前弱势群体在文化权利上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有惠及广大弱势群体,当前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十分低下。其中,个体地位结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策倾斜性配置水平以及无障碍环境是制约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消费水平的显著因素。文章认为,要确保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政府必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性配置,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坚持服务为本的逻辑,构建弱势群体的参与机制,并试点向弱势群体发放文化消费补贴。  相似文献   

15.
农村市场是城乡物资交流的基地,是商品流转的重要环节。农村市场的是否活跃,不仅对广大农民的消费需要有直接影响,并且对工农业生产亦有很大影响。所以,深刻地研究农村市场问题,具体分析农村市场商品流转的变化,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我国地区辽阔,自然条件与经济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农村市场亦就带有很大的地方性。如果在研究农村市场问题时,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只停留于一般原则的阐述,亦就减弱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市场经历了  相似文献   

16.
邓薇 《经济师》2007,(9):239-240
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当前青海农牧区商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青海农畜产品物流的发展实际和青海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点,农村公司制正是适应农村市场发展和规模经济的需要,研究农村公司制越来越具有意义,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加重、国家刺激农民消费和扩大农村市场的背景下。而农村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面协调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改革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体制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发展,而农村公司制就是这样一种体制。本文着重指出为什么农村公司制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村公司制的内涵、形式和内容,以及实行农村公司制对衣村、对国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物流流通体系的建设,商务部自2005年开始推行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成功建设物流流通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以促进农村物流流通体系的建设。一、人力资源管…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农村中还存在种种畸形的消费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引导农民树立以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和精神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消费观,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正>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过15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逐步活跃起来,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把农民和农村产业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突出反映在:传统意识浓厚;市场信息滞后,生产要素流动受阻,农民的经营权益得不到维护等。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保证到本世纪末农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扎扎实实地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